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伦理学经典著作之一,亦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中心模式。本书的目的是要解释《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概念、论证、学说,展现它在希腊哲学中的地位与意义,并介绍它对当代伦理学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帮助读者深化对亚里士多德这一伟大经典的理解,并促进德性伦理学的研究。
余纪元,1964年生,浙江诸暨人。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古典系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座教授,山东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哲学比较、德性伦理学、儒学。
近著有 The Structure of Being in Aristotle’s Metaphysics (2003),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co-author,2004), Rationality and Happiness: From the Ancients to the Early Medievals (co-ed,2003), Uses and Abuses of the Texts: Western Interpretations of Greek Philosophy (co-ed,2004), 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Mirror of Virtue (2007;中译本《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2009),《理想国讲演录》(2009)等。
人类为什么要善?它源于不可言说的使命,还是理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中,善是人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不证自明,因为通过直觉能够感受到它:行善有快感,行恶有痛感。每个人天然爱自己的孩子,天然尊敬自己的父母,这种恻隐之心推而广之,则世界大同,所以古人很少追问善是...
评分人类为什么要善?它源于不可言说的使命,还是理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中,善是人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不证自明,因为通过直觉能够感受到它:行善有快感,行恶有痛感。每个人天然爱自己的孩子,天然尊敬自己的父母,这种恻隐之心推而广之,则世界大同,所以古人很少追问善是...
评分人类为什么要善?它源于不可言说的使命,还是理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中,善是人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不证自明,因为通过直觉能够感受到它:行善有快感,行恶有痛感。每个人天然爱自己的孩子,天然尊敬自己的父母,这种恻隐之心推而广之,则世界大同,所以古人很少追问善是...
评分人类为什么要善?它源于不可言说的使命,还是理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中,善是人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不证自明,因为通过直觉能够感受到它:行善有快感,行恶有痛感。每个人天然爱自己的孩子,天然尊敬自己的父母,这种恻隐之心推而广之,则世界大同,所以古人很少追问善是...
评分人类为什么要善?它源于不可言说的使命,还是理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中,善是人性的核心组成部分,不证自明,因为通过直觉能够感受到它:行善有快感,行恶有痛感。每个人天然爱自己的孩子,天然尊敬自己的父母,这种恻隐之心推而广之,则世界大同,所以古人很少追问善是...
于是我又飞速读了一遍。。。
评分打三稍微低了点儿,不过最大的感想就是……余老师您还是好好做形上学吧=。= 【其实搜了一下作者反倒是喜欢写伦理学的东西啊!
评分比较简洁明了
评分步步为营 劝酒的山东兄弟
评分在新书图书室翻到一半,实在忍不住买了一本,两天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