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古希腊] 柏拉图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吴飞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090191
丛书系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
图书标签:
  • 哲学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 政治哲学
  • 苏格拉底的申辩
  • 柏拉圖
  • 古希腊
  • 古希臘
  • 哲学
  • 苏格拉底
  • 申辩
  • 古希腊
  • 对话录
  • 思想
  • 理性
  • 智慧
  • 辩论
  • 启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传讯,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本书包含三个部分内容,一个是北京大学吴飞教授据希腊文翻译的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作了很多注释,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第二部分是吴飞教授为这个中文译本写的导言,对这个古代经典文本的背景知识,给读者一个较为总体的概念;第三部分是吴飞教授从自己的角度,对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解读和思考,特别是对《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尤其重要,是中国学者自觉地用西方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的一个尝试。

作者简介

译者吴飞,男,1973年出生于河北肃宁,199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200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自杀问题、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尤其是奥古斯丁)、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礼学、清代思想史等。

目录信息

引言
一 苏格拉底的审判
二 柏拉图的《申辩》
三 《申辩》中的几个主题
四 《申辩》从古典到中世纪
五 《申辩》在现代欧洲的复兴
六 现代《申辩》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七 《申辩》与现代哲学
八 西方当代《申辩》研究的版本情况
九 中国学界对《申辩》的翻译与研究
十 本书的翻译与义疏
缩写对照表
苏格拉底的申辩
一 真理与修辞
二 案情的真相
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
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
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
六 惩罚与荣耀
七 临别告白
生的根据与死的理由——《苏格拉底的申辩》义疏
一 真理与修辞(17a1-18a6)
二 案情的真相(18a7-19a7)
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19a8-24b2)
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24b3-28a1)
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28a2-31c3)
六 惩罚与荣耀(35e1-38b9)
七 临别告白(38c1-42a5)
主要参考文献
修订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苏格拉底的申辩是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案件,对其的评论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对乌合之众的理解、纯粹民主的批判、言论自由与民主的关系等等。 只是回归原文,苏格拉底到底要申辩什么呢?他犯了什么大错? 主要有两条,一是蛊惑年轻人,二是不信神,亵渎神。 ...  

用户评价

评分

注释多到影响阅读!

评分

没有后来柏拉图作品中绚烂的奇想和精绝的比喻,但我却直接被它的质朴所打动。一个人要有怎样伟大的品格,才能淡定地说出:“逃离死亡并不难,可逃离邪恶却难得多。因为邪恶比死亡跑得更快。”;要摆脱别人的指责,“那最美和最容易的解脱,不是阻止别人,而是把自己培养成最好的。”让自己尽可能变得更好和更智慧,是苏格拉底的最高信念,生命中最强烈的本能和欲望,都丝毫不能撼动它。

评分

The Demon of Socrates was a daimonion, a “divine principle or inward oracle”.

评分

无知之知

评分

分别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