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又名 《伊利昂纪》,是古希腊*早的传世文学作品,与《奥德赛》合称《荷马史诗》。全诗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以希腊联军主帅阿伽门农与将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核心,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前50天的精彩故事。
作品塑造了众多骁勇善战、为集体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语言凝练而富有节奏感,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学的创造风格;它突破了史诗仅限于记史的传统,更加关注人物的内心描写,是诗体小说的开山鼻祖,也是整个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一。
【作者介绍】
荷马(约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生于小亚细亚。相传古希腊长篇叙事诗代表作《荷马史诗》为其所作。在那个缺乏文字记录的时代,各种文学作品都依靠口口相传,而荷马却在口头诗歌的基础上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用诗人的情怀及文字的魅力将特洛伊战争描绘得精彩绝伦。凭借杰出的艺术才能,他被但丁赞誉为“诗人之王”。
《荷马史诗》语言简洁洗练,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它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文学艺术成就达到了*,荷马也被后人誉为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齐名的“世界四大诗人”之一。
【译者介绍】
王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专业,后入社科院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是国内仅存的精通古希腊语、拉丁语的老一代学者之一。主要译作有《荷马史诗》《伊索寓言》《沉思录》等。其中《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于1999年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奥德赛》于2001年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
(注:按惯例,《伊利亚特》的卷数用大写罗马数字、《奥德赛》的卷数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 阿喀琉斯的名字由两个词根拼接而成:“悲痛”(akhos)和“群众”(laos,古希腊语境中,此词主要指参与战斗的兵士)。《伊利亚特》也可以相应分成前后两部分:阿喀琉斯先拒绝参战,...
评分特洛伊战争,十年,无数阴魂葬生矛尖,血流成河,很难想象在当今社会,人们会在闲暇之于去听一位诗人在午后的阳光中去讲述这样一个充满残酷和悲凉的故事,但在希腊时期,荷马用他的诗歌,将这个关于光荣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希腊,阿伽门农,莫奈劳斯,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埃阿斯...
评分来源:外滩画报 时间:2013年02月27日 第529期 文/韩见 图/菲戈 录音整理/周添柳 王焕生书架上的书,专业性非常强,除了少数几本旅游攻略和网络工具书以外,全是辞典和不同国家出版的不同版本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他 1959 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外语部,1960 年被选派到...
评分《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著 吴雅凌译 《伊利亚特》的真正主角、真正主题和中心是力量。人类所操纵的力量,人类被制服的力量,在力量面前人的肉身一再缩退。在诗中,人的灵魂由于与力量的关系而不停产生变化,灵魂自以为拥有力量,却被力量所...
评分(注:按惯例,《伊利亚特》的卷数用大写罗马数字、《奥德赛》的卷数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 阿喀琉斯的名字由两个词根拼接而成:“悲痛”(akhos)和“群众”(laos,古希腊语境中,此词主要指参与战斗的兵士)。《伊利亚特》也可以相应分成前后两部分:阿喀琉斯先拒绝参战,...
虽说是全译本,但这厚度总觉得有哪不对。读荷马的伊利亚特对我而言,就像早些年翻阅奥德赛,如此著名,却无法激起我的炙热与喜爱。人们很淳朴,常常因为情绪、常理便采取行动,没有同时期秦朝前的尔虞我诈,工于心计,这是让人欣喜的。战争的苦痛在文中描写不多,赫克托尔死后对尸体的凌辱、父母二十个儿子非死便卖,妻子会变成苦工,儿子以后会背欺辱等会稍微有些动容。很喜欢书中所使用的一些比喻手法,不爱众神玩弄他人。最后,我是想到了柏拉图理想国里说要使得史诗修饰后更淳朴,不知这本书是否有曾被修改过。其实最初,也只是游鸣诗人口头传颂的故事吧。
评分不是全译本有些坑
评分不是全译本有些坑
评分不论如何,特洛伊人屡次背信弃义,其战败被毁也实属咎由自取。
评分不是全译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