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撒馬爾罕》是繼《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徵》後,作者阿敏.馬盧夫(Amin Maalouf)又一歷史小說傑作。藉由追尋《魯拜集》— 這本波斯曠世詩集手稿的命運,將詩集作者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am)這位中世紀波斯大學者的生平鮮活呈現,同時透視其兩位赫赫有名的知己好友 — 帝國強人尼劄姆.穆勒剋與神秘阿煞星組織創建人哈三.薩巴赫的傳奇事蹟。在阿敏.馬盧夫的生花妙筆下,塞爾柱帝國的興衰、喧鬧的中世紀穆斯林世界、以及近代伊朗的紛擾,全都躍然紙上,讓人低迴不已。
阿敏•馬盧夫(Amin Maalouf),法語文學著名作傢,1949年2月25日生於黎巴嫩貝魯特。1976年起移居至法國,以記者及作傢為業。他曾周遊六十餘國,被公認為阿拉伯及中東世界的專傢,並於1983年齣版論文集《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徵》 。馬盧夫著有六本小說: 《非洲人萊昂》 (Leon l'Africain)、 《撒馬爾罕》 (Samarcande)、 《光明的花園》 (Les Jardin de Lumiere)、 《貝阿翠絲後的第一個世紀》 (Le premier Siecle apres Beatrice)、 《地中海東岸諸港》 (Les Echelles du Levant),並於1993年以《塔尼歐斯巨岩》 ((Le Rocher de Tanios)一書榮獲龔古爾奬。他的作品曾被翻譯成二十七種語言,吸引世界各國的讀者,廣受贊揚。
信仰对一个民族、国家、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建立健康社会秩序的宗旨?还是造诣幸福国民的灵魂?或因信仰而造成民族大小冲突、包括杀戮的原因。一个看似共同的文化圈里,为什么不断产生新教派,不断出现谋杀,甚至出现已死为荣的信仰。一提到恐怖主义,我们就会联想到中...
評分尬……難道是我期待太高瞭
评分尬……難道是我期待太高瞭
评分要知道Omar Khayyam是尤瑟納爾除瞭哈德良外最想寫的一個人物瞭
评分尬……難道是我期待太高瞭
评分佳涵和海亞姆兩個人旗鼓相當,卻一個熱衷於在宮闈政局中翻雲覆雨,一個隻喜歡看看星星,遠離朝廷,寫自己的詩,這樣的愛情太多牽絆,結局必然是悲劇。如果他們都是同性,一定會是惺惺相惜的好兄弟。 相較瑪麗蘇,傑剋蘇,這種王重陽和林朝英式的愛情纔真的好看,兩人拆開看都是精緻到不行的玻璃,在一起卻會碎成一片,一陣唏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