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室

明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罗兰·巴特
出品人:
页数:180
译者:赵克非
出版时间:2011-3
价格:1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29129
丛书系列:罗兰·巴尔特文集
图书标签:
  • 摄影
  • 罗兰·巴特
  • 艺术
  • 法国
  • 哲学
  • 罗兰·巴尔特
  • 美学
  • 摄影理论
  • 明史
  • 历史
  • 明朝
  • 帝王
  • 政治
  • 制度
  • 文化
  • 传记
  • 学术
  • 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作者应《电影手册》杂志之邀写成的,在摄影评论界声誉卓著。巴尔特在书中选了十几幅过去的和当代的、著名的和无名的照片,穿插在文本之中,作为评说的对象。在书中,巴尔特不讨论摄影师与照片之间的关系,而以观看照片的人与照片之间的互动为考察的中心,构筑了自己关于摄影的理论框架。他把照片的意义分成两个部分:意趣(Studium)和刺点(Punctum)。前者是摄影师通过作品向观众所展示的可以理解和交流的文化空间;而后者则是照片中刺激和感动人的局部与细节,也即让人为之着迷和疯狂的地方。

巴尔特对摄影的思考经历了从符号学结构主义到现象学的转变。作者在《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已经不局限于摄影这个讨论对象,而是突破到更大的文化领域,尤其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上,发人深省。同时,《明室》与其说是一篇讨论摄影的论文,不如说是巴尔特自己的情感大写意,在该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明室》别具一格的地方。

作者简介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目录信息

上篇1 摄影的特性2 难以归类的摄影3 以感动为出发点4 操作者、幽灵和观众5 被拍照的人6 观众:趣味参差不齐7 摄影像意外8 无拘无束的现象学9 二元性10 意趣和刺点11 意趣12 传递信息13 绘画14 出其不意15 摄影的意义16 令人向往17 一元的照片18 意趣与刺点共存19 刺点:局部特征20 并非刻意为之的特征21 顿悟22 事后和宁静23 “盲画面”24 推翻前言下篇25 一天晚上26 历史像分界线27 辨认28 温室庭园里的照片29 小女孩30 阿莉阿德尼31 家庭,母亲32 “这个存在过”33 曝光意念34 光线,色彩35 惊愕36 证实37 停滞38 平静的死亡39 时间有如刺点40 私生活/公众生活41 仔细观察42 相像43 家族44 明室45 神情46 眼神47 疯狂,怜悯48 被驯化了的摄影译后记附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这是第一次读罗兰巴特的书,基本上就是在厕所里读的,原因是短小的篇幅比较合适这个时间,另个真的有时间的话,我会做些更有趣的事。 关于牢骚,翻译上总觉得不大对劲,是那些琐碎的细节让我质疑,而这本书,似乎也是罗兰巴特琐碎的关于照片的想法。 排版是最不满意的地方,我...  

评分

这本书有个副标题“摄影纵横谈”。没错,这的确是一本谈摄影的书,不过,如果你以为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取景、如何抓拍、如何使用快门光圈,那就大错了。作为法国当代思想大师、符号学家、解构主义者,罗兰·巴特显然把摄影提到了形而上的高度来进行思考。那些梦呓般的自言自语...  

评分

罗兰巴尔特在此书中,谈论摄影的态度是非常诚恳的。他从自己所经历的,所看到的,所感受的细微处出发,来谈及摄影“刺点”对观者的影响。 从现象学、符号学等方面出发来论及摄影。其实,对于浅层次的摄影技巧,不管是快门还是光圈,亦或是白平衡,相对而言仍是较易...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喜欢上篇 翻译比较纠结 虽然语句还算通顺 但他自认没有专业基础 《放大》还是网友提醒之后才知道是一部电影 第二版纠正了很多类似的错误 不过里面提到的戈达尔应该是“导演”戈达尔 而不是作曲家戈达尔吧 怎样把这个意见通知译者?

评分

喜欢上篇 翻译比较纠结 虽然语句还算通顺 但他自认没有专业基础 《放大》还是网友提醒之后才知道是一部电影 第二版纠正了很多类似的错误 不过里面提到的戈达尔应该是“导演”戈达尔 而不是作曲家戈达尔吧 怎样把这个意见通知译者?

评分

审美产生的距离 批评只属于有批评能力的人 照片批判能力又如此软弱

评分

为甚还只沿用赵克非的译本?为甚没重新翻译一下?不知这本书修订过没有?——今天终于收到人大版的《明室》,终于在后面“译后记”里得知又重新翻译了,期待晚上回家对照以前那个版本。 话说这套书的用纸怎么越来越差了?

评分

羅蘭·巴特:“我願意發表自己的心靈,但不想公開我的隱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