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摄影 罗兰·巴特 艺术 法国 哲学 罗兰·巴尔特 美学 摄影理论
发表于2024-12-22
明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作者应《电影手册》杂志之邀写成的,在摄影评论界声誉卓著。巴尔特在书中选了十几幅过去的和当代的、著名的和无名的照片,穿插在文本之中,作为评说的对象。在书中,巴尔特不讨论摄影师与照片之间的关系,而以观看照片的人与照片之间的互动为考察的中心,构筑了自己关于摄影的理论框架。他把照片的意义分成两个部分:意趣(Studium)和刺点(Punctum)。前者是摄影师通过作品向观众所展示的可以理解和交流的文化空间;而后者则是照片中刺激和感动人的局部与细节,也即让人为之着迷和疯狂的地方。
巴尔特对摄影的思考经历了从符号学结构主义到现象学的转变。作者在《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已经不局限于摄影这个讨论对象,而是突破到更大的文化领域,尤其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上,发人深省。同时,《明室》与其说是一篇讨论摄影的论文,不如说是巴尔特自己的情感大写意,在该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明室》别具一格的地方。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活泼的写作+高明的审美
评分重读三十遍,太好
评分好多废话看的头大
评分書分為上下部分。前半部分有醍醐灌頂之感 觀點很深入也很值得思考。後半部分則顯得有點過於拖沓言語更加晦澀 主題思想不明晰 像是自訴 且有些觀點值得推敲。當然對於刺點的深化以及照片所帶來的存在感以及真實性的思考也是非常值得一讀的。
评分整本通篇的括号和破折号让我读得纠结死了,不知原书是否如此。
「摄影真谛的说法应该是:『这个存在过』,一点不能通融。在拉丁文里,可能会用 "interfuit" 这个字来说,意思是:我看到的这个东西曾经在那里、在无限与那个人(摄影师或看照相的人)之间的地方存在过;它曾经在那里存在过,但很快就被隔开了;它绝对存在过,不容置疑地存在过...
评分巴特在书中反复强调一个概念,摄影不是艺术也不是信息,而是一种“曾经存在过”的真实性的“证明”。这种证明非常暴力,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不管你看了之后如何感想,它都已经存在,他将曾经的存在变成一种死亡,是一种你无法反抗的暴力。 从这点上来说,是不是现在所有的...
评分先说明,我推荐的是台湾版的明室,大陆版的尚未阅读。但在书店翻了一下,其设计花哨,照片和文字的关系被割裂,至少在形式上,无法跟台湾版相比。 《明室)——摄影札记》,(法国)罗兰巴特著,许绮玲翻译,台湾摄影季刊1996年版。 10年前,台湾的朋友秀兰给我带来这本书,...
评分在目前为止看过的所有谈论摄影的书中,《明室》是最好的一本(不知《论摄影》会不会更好)。因为罗兰·巴特避开了对摄影作品、风格、意义的艺术或技术性分析,也避开了附加其上的社会学意义解读,开始谈摄影这个媒介的特质。 前半本提出了好照片的两个标准,studium和...
评分罗兰巴特说我们不应该把那个产生奇迹的地方叫“暗房”,而应该叫做“明室”。 《明室——摄影纵横谈》。这是一本需要一点耐心读下去的书,起码对我而言如此。 我是读到一半才读出滋味来,恍然大悟巴特要讲的是什么。而一旦你读懂了,就会越来越入迷——无怪乎陈丹...
明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