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对于重视“情节论证”的解经法来说,如何疏解亚里士多德的论说文体,成为这种解经法的一个考验,也成为西方经学通古今之变的一个关键。
《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把亚里士多德从那种后世学院学者所构建的孤独沉思的科学家形象中挽救出来,重新置回到那个曾经在柏拉图对话中扣人心弦地发生过的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式哲学生活中。因此,正如柏拉图对话并不是什么理念论的演绎,亚里士多德的论说也决不是什么形式的系统。无论柏拉图对话还是亚里士多德论说,都是通过与一个(或许是唯一的一个)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对话活动——而不是宣称某种最终结论和教义——而宋活生生地、辩证地展示了对智慧的爱欲追逐,并月。在这一过程中把读者带上追求智慧的生活道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全面虚伪化的时代,言辞失去了意义,行为不再有方向。笼罩在断章取义的自由主义中,终极善的问题被悬置,个人在忘却“人”字如何书写的同时空喊着权利,利维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资源、财富和灵魂。怎么办?当生活经验中一切坚实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当四周的喧嚣声盖过了自我的独白声?必须回到古典中去!跟随亚里士多德的足迹,重新思量所有事物,不仅需要知道德性的知识,还要拥有和运用德性。
评分中文译本给人的感觉很差,第一部分前面部分观感还不错,但随着亚里士多德讨论的深入,作者似乎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整个论证结构,而且不断引用《尼各马可伦理学》后面章节中论证的结果来说明文本前面所遇到的问题。 译者是一个中国哲学方面的学者,这使得本书翻译莫名其妙地透露着一股中国哲学的味道,翻译腔也很严重,丢失句子的美感。
评分视角独到且有见地;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很施派,但是作者借鉴了各种当代的亚氏研究成果;翻译的也很认真。注释太多影响阅读的流畅性。
评分很有见底,很有启发,但与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以至于暂时无法评分的书。主要的问题可能在于作者没有很好地区分实体和虚体。实体涉及到困难的理念论。大致上,如施特劳斯所说,我们很难相信理念论,很难相信理念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我们不能真的把概念,包括德性这样的概念,当成实体那样使用。当然,这一切都太困难了。对于亚里士多德,我们已经知道其内在的很多问题,包括非数学化。对于柏拉图,我们恐怕也只能像施特劳斯那样意识到,问题比答案更清晰。鉴于问题之多之难,说这本书留下的问题远多于解决的问题可能并不算是批评。
评分很有见底,很有启发,但与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以至于暂时无法评分的书。主要的问题可能在于作者没有很好地区分实体和虚体。实体涉及到困难的理念论。大致上,如施特劳斯所说,我们很难相信理念论,很难相信理念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我们不能真的把概念,包括德性这样的概念,当成实体那样使用。当然,这一切都太困难了。对于亚里士多德,我们已经知道其内在的很多问题,包括非数学化。对于柏拉图,我们恐怕也只能像施特劳斯那样意识到,问题比答案更清晰。鉴于问题之多之难,说这本书留下的问题远多于解决的问题可能并不算是批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