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析宮崎駿與手塚治蟲作品的異同點,以發生在兩者之間的一些鮮為人知的佚事為切入點,介紹瞭大正時代、太平洋戰爭時期、戰後復興期至今動漫的發展過程,詳細梳理瞭從1917年至2002年日本動畫的曆史。
“在所有艺术中,我确信,能够在10秒或20秒的时间里讲述一个人的人生的,只有动画片。”——这句话出自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动画家布鲁诺·伯茨多。显然,动画片在他的眼里是“艺术”。然而,似乎大多数人,仅把动画片当做小儿科的、幼稚的东西。 但事实证明这才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評分2003年,手塚治虫的作品《铁臂阿童木》经过重新改编,在日本影院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公映,此前的2001年,宫崎峻导演的《千与千寻》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以及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奖,这两件事情可以说是前后呼应,相互辉映,极具象征性地将两位使日本动画名扬天下的动画巨匠连...
評分 評分作为从小伴随动漫成长的80后一员,动画,尤其是日本动画,可以说是人生经历中一个难以抹灭的存在。而且,作为一个将此兴趣保留至今的“资深爱好者”,动画早已成为生活中十分平常而又不可或缺的因素了。因此,本书自然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日本动画,即所谓“Anime”,以其对...
評分作为从小伴随动漫成长的80后一员,动画,尤其是日本动画,可以说是人生经历中一个难以抹灭的存在。而且,作为一个将此兴趣保留至今的“资深爱好者”,动画早已成为生活中十分平常而又不可或缺的因素了。因此,本书自然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日本动画,即所谓“Anime”,以其对...
安彥良和導演那段被打臉瞭。其他論證很充分。
评分薄薄的一本,幾下就看完瞭,算是入門研究。宮崎駿對手塚動畫的批判真是甚閤我意,而且沒有想到以前那批做手塚式超簡省動畫的人都懷有罪惡感,不過沒手塚這一下金田流也齣不來,算是無心插柳。
评分文不對題,真實內容是日本動畫簡史及“手塚治蟲與宮崎駿不得不說的故事”,“力量”從何體現?文章也就是資訊誌的專欄水平,遠夠不上作者口口聲聲的“研究”。原因有三,一是沒有形成問題域,所謂的“雙軸”值得商榷;二來由於沒有形成問題域,選擇材料則無問題意識,且資料陳舊(與寫作年代有關);三論證想當然,多以想象代替依據推理。附錄或有用。
评分不錯。
评分不談翻譯啦(一邊讀一邊改名詞)其實真的還好,因為不屬於文化批評範疇 補標注 應該是剛齣版不久就買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