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1954》以翔实的史料,全面地描述了1954年秋《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发生的前因后果。实际上,这是一场连环套式的大运动,由几个彼此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小运动组成,可谓“戏中有戏,山黑套山”。如此丰富复杂的内容,要用一个名掌准确简练地涵蓝它,委实很难。作者着意叙写了知识分子群体在这场运动中的表现。面对历史的狂潮,人性的复杂与个人命运的不可捉摸,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运动规模的越来越大,斗争手段花样翻新,与知识分子阶层的积极参与,又是密不可分的。
孙玉明,男,汉族,1961年生,山东省诸城市人。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文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2004年1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红楼梦>学刊》副主编。
人们应当了解1954年秋“《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才有可能深刻理解毛泽东为何反胡适,反胡风,反右,反右倾直到发动文革,他曾反复在国内外引用"红楼梦"中林黛玉讲的俏皮话:<东风压倒西风>!文革发动初期批判"三家村",正是问罪邓拓将<东风压倒西风>诬为"伟大的空话"!姚文元痛批"海...
评分 评分初见此书,不以为然;再而有兴趣;亲读之则惊矣。作者自云研究红学史,手握丰富史料,不得不写;既欲成书又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几经鼓舞才成此书。 孙玉明,著名学者,男,汉族,1961年生,山东省诸城市人。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文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
评分初见此书,不以为然;再而有兴趣;亲读之则惊矣。作者自云研究红学史,手握丰富史料,不得不写;既欲成书又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几经鼓舞才成此书。 孙玉明,著名学者,男,汉族,1961年生,山东省诸城市人。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文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
评分人们应当了解1954年秋“《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才有可能深刻理解毛泽东为何反胡适,反胡风,反右,反右倾直到发动文革,他曾反复在国内外引用"红楼梦"中林黛玉讲的俏皮话:<东风压倒西风>!文革发动初期批判"三家村",正是问罪邓拓将<东风压倒西风>诬为"伟大的空话"!姚文元痛批"海...
荒唐言,辛酸泪。作者痴,其中味。
评分了解红学,了解政治运动。
评分还是胡适说得好,大陆既没有说话的自由,也没有不说话的自由。
评分那时那人,那部《红楼梦》。
评分荒唐言,辛酸泪。作者痴,其中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