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曾经的主人——恭亲王奕訢是晚清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角色,是晚清政坛的二号人物。同时恭亲王奕訢,堪称是中国近代改革的源头。对于研究近代改革史的人而言,奕訢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恭亲王奕訢的一生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先是在与咸丰的储君之争中功亏一篑,被封为恭亲王后不久便受到咸丰的猜忌和排挤。经过与外国交涉的历练,勇于任事的奕开始奠定自己在政坛的地位。咸丰死后,他抓住机遇,同慈禧共同发动辛酉政变,控制了中枢机关,总揽清朝内政外交,成为权势显赫的铁帽子王。作为满亲贵族中难得的有才识者,恭亲王奕几乎一手导演了随后三十年间的王朝改革,可谓当之无愧的“总设计师”。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却长久以来为普通民众所忽视。旅澳学者雪珥以其在海外收集的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其自身的历史涵养,不拘泥于以往的历史研究成果,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地为我们描述了恭亲王奕訢这一人物形象,其视角现实感强,思想观念非常放得开,相信会使这本历史书真正达到“资治通鉴”的作用。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职业商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一直致力于收藏与晚清有关的海外文物,通过挖掘海外史料,以国际化的崭新视角,跨学科的宽阔思维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改革史。不仅十分注重历史研究的实证,更重视思想的理性和宽容,及历史研究成果的大众传播效果。主要著作有《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中日战争》、《国运l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等。
雪珥的文笔先声夺人地推翻了许多陈腐旧说,所以一看自然耳目一新。所以我看《1909》的时候就欲罢不能。 谁知读过几部之后,却发现他的论据都站立在似是而非的史实上,没有哪个史实不能从另一番角度评价。切实的证据缺乏以后,美丽的叙述只是沙雕。
评分鲁迅建议年轻人不要读中国书,这句话他没有说清楚。这句话完整的意思应该是,最好大家都不要读中国书,这样你也不用读;如果还有人读中国书,那你也必须要读。这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悲剧性现实。 这个现实的意义基于这样一个现实:中国文化是一个阴谋文化。从历史一路走来...
评分阎崇年(著名历史学家) “著书如观山,喜奇不喜平”,《绝版恭亲王》有它非常奇特的地方,我感到有三点: 第一,图文并茂,这本书的图片有230多幅,其中有很多图片非常珍贵。特别是恭亲王那个时代的很多图都是当时海外的一些资料,这些对我们理解恭亲王及他所在的那...
评分人浮于世,状如飘萍,常常身不由己。 近期看了些晚清民初史料,对那段历史多了点了解,然而,这些个了解却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的历史知识积累。我的历史知识都源于初中高中的课本,现在回头想来,课本上讲述的历史都带着强烈的价值色彩,在很多史实的认定上加入了编...
评分一是对康梁以及戊戌变法的描述,这是从民国起就被打了标签的一段历史,一段时间以来,经常看到质疑康梁的文字。从书中所描述的现状来看,大清算得上是一个虚弱的病人,戊戌变法无疑是一副虎狼之药。 二是恭亲王对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保护,看清末的史书,总有地方会提到...
有点水,有点轻佻。
评分有很多照片
评分写的比较浅薄凌乱,借古讽今不错,现在和大清国一样嘛
评分有很多照片
评分雪珥的专栏看过,书是第一次读,观感不佳。因为是专栏的结集出版,文章很散乱。题目是恭亲王,但所占篇幅并不大,考虑作序者的身份,有软文稿的嫌疑。采用的史料都是主观评价,一手资料几乎没有,真要触及历史事件时,恭亲王相关的就更少了。大体思路是功归恭亲王个人,过由总理衙门这个集体承担,洗地太明显。不过视角出了皇宫,清末那种两难的改革困局让我记忆深刻,勉强三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