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写作》是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所收录的作品多是为摄制纪录短片而作。其中《写作》是对同名纪录短片文字部分的如实记载。文中,杜拉斯谈论她的写作,以及生活中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哥的爱。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另外两个纪录短片:《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和《罗马》。
做了两年半记者,我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情绪节奏都是跟着这本杂志的出版周期来的。这个周期比我的生理周期还准。每到快要截稿的时候,我就紧张、焦虑、烦躁,食不下咽,对谁都不耐烦。最享受的是稿子刚刚写完的下午,比如现在,尽管夜幕已经降临,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天...
评分看来很久,依然没有看完。是杜拉斯的零散篇章,关于写作以及几个其他。字数其实很少,但整本书被上海译文做得很有质感了。 句号堆积而成的淡定语气。(仿佛就由此看见杜拉斯给安妮的巨大影响。)杜拉斯说,阅读就是写作。杜拉斯说,这是一种无状态的痛苦状态。杜拉斯说...
评分很显然,杜拉斯选择了孤独。 这是常人所没有的勇气,也是长久以来促使她勤劳写作的动力。人一但孤立,灵魂便茁壮成长。这当然是件好事,可肉体却无法忍受,他只想逃离。而当逃离于事无补时,自我的拯救与安慰便悄然而生。 写作。 是的。写作。 由此灵魂开始了自我的对话,思维...
评分写作的孤独时这样的一种孤独,缺了它写作就无法进行,或者它散成碎屑,苍白无力地去寻找还有什么可写。它失血,连作者也认不出它来。 你找不到孤独,你创造它。孤独是自生自长的。我创造了它。因为我决定应该在那里独自一人,独自一人来写书。 我可以说想说的话,我永远也不...
评分觉得这本书好似杜拉斯自己的内心独白,跳跃,蒙太奇,但却是在心灵的最底端以及灵魂的至高点思考。 她对 孤独 的看法,在她跳跃的思维以及断断续续的句子中还是有理可循。其实人与自己的对话相较与他人的对话要多得多,把它写出来,大概也是这般模样。 虽然断句与跳跃性的思维...
原来是看过的纪录片。随笔唠叨,还是喜欢小说。拉康说,她肯定不知道她在写她写的东西。这不是一本书,是呓语,眼泪,痛苦,哭泣,绝望。没有尽头。
评分小哥哥、苍蝇、年轻的英国飞行员,杜拉斯执着地记录下那只苍蝇在临死前的挣扎,记录下着死亡的一刻,通过文字延长这本来不会留下一丝痕迹的死亡,这本身是一种对生命的温柔。在战争中,在无人所知的远方,独自躺在万人坑里的小哥哥。在战争最后一天死去的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一个被众人当作英雄又逐渐将会被遗忘的孤儿。生命本身好像一片荒漠,也许注视与记录能留下些什么,即使它们可能像哭泣一样毫无用处,可是那种席卷而来的情绪...
评分碎碎念的女人,然而迷人
评分写作是孤独的,孤独是具有美的仪式,叙述不只为了记忆,关于描写是由远及近,或者事物自然的排列,自然的有序。
评分原来是看过的纪录片。随笔唠叨,还是喜欢小说。拉康说,她肯定不知道她在写她写的东西。这不是一本书,是呓语,眼泪,痛苦,哭泣,绝望。没有尽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