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茶 潘嚮黎 隨筆 散文 文化 三聯 飲食 清茶幾許
发表于2025-02-22
茶可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喝茶,很多人都喜歡。茶之道,卻不是人人盡知。作者講茶道,不講茶,先講水;龍井、碧螺春、香片、鐵觀音等名茶盡齣東南,然茶卻誕生在西南之雲南,茶業、茶文化的搖籃卻是巴蜀之地;茶之“芳名”,或因形得名,如珍眉、瓜片,或因地得名,如龍井,均名如其茶,可謂二美具,但“龍井43”就讓人想到瞭滿是試管的實驗室。讀者還可以跟著作者去品嘗碧螺春、老君眉、鐵觀音、白毫,去看見識茶禮、茶規、茶宴、茶會,去欣賞名目繁多的茶具。當一杯香在手時,讀茶詩,讀茶人茶事……看作者道有關茶的各種道道兒,真好像是被茶醉得飄飄欲仙,那您就真的得道瞭。
潘姐姐的文字始終可人。
評分茶雖可道,品茶之感卻無處可說。這書如同夏日裏一杯清茶,無論何時閱讀都是滿口餘香。
評分謝謝你給的一切,雖然你從不承認。
評分介紹較簡單,入門吧
評分亮點是作者點明女性身份,從早到晚嗜茶不怕過量,茶真是輕,尤其綠茶,換作咖啡豆,除非脫咖啡因,敢這麼喝?歧視花草茶,叫人嗬嗬。個人對綠茶沒什麼口感,一來沒嘗過好茶,二來茶葉包裝遠勝品質。單品咖啡興起,可以買到剛齣爐的咖啡豆,好不好喝現場手衝,不必在包裝賣心思,光禿禿素色袋子秤裝就走,拿迴傢有多種衝泡法,風味隨技藝高下,說這些是感嘆國産茶葉市場不透明,性價比不敢恭維,街邊基本無實實在在品茶店,看看咖啡館,係統來曆分明,一分價一分貨,不虛誇,背後文化差彆如此。另外,泡茶講究泉水茶具麻煩而矯情,想喝的時候,大開大閤泡一杯,牛飲,酣暢淋灕!
每一篇文都很短,可以学到不少茶的知识。不过多大幅的摘录的古文灰常不感冒。感觉再凑字数。不如直接就讲过简单的故事,或者就提一下最喜欢的那一句。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本关于茶的书。对于我这种门外汉收益匪浅啊。笔者确实读了很多关于茶的书籍啊。而且古文功...
評分翻阅潘向黎所著小品札记《茶可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2月北京第一版),其中P40有《小娘子,叶底花》一篇引用了一首诗:“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文中注明原诗作者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名《竹枝词...
評分一本小書,作者的筆調非常親切,好像就是鄰家的好友一般。從字句里可以看出她的愛憎分明,是個性情中人,敢說敢言,直抒心中感情。想來作者也并不是出書來謀取利益,只是抒發自己心中對於茶的熱愛與天下各位茶友分享,也為尚不了解茶的讀者們普及一些關於茶的常識,真是非常可...
評分每一篇文都很短,可以学到不少茶的知识。不过多大幅的摘录的古文灰常不感冒。感觉再凑字数。不如直接就讲过简单的故事,或者就提一下最喜欢的那一句。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本关于茶的书。对于我这种门外汉收益匪浅啊。笔者确实读了很多关于茶的书籍啊。而且古文功...
評分日常是灰败,茶是鲜明照眼 人生是干枯,茶如秋水盈涧 现实是暗夜,茶如明月当头 世道是炎热,茶如清风拂面 短短几句话,足见作者对茶的喜爱。潘向黎,一个我不了解的作家。读了她的《茶可道》,知道不少关于茶的知识。突然觉得“360行,行行出状元”这话实在不假,世间万物这...
茶可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