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悠悠然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以充满魅力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剖析人世间的种种因果关系,值得再三阅读与深思。
书中收录了作者从1944起在各处发表过的26篇文章,包括《拉班追击战》、《8月14日》、《新腊戍之役》、《忆田汉》、《阙汉骞和他的部下》、《摩天楼下的刍议》、《怎样读历史》、《从绿眼睛的女人说起》、《重游剑桥》、《沙卡洛夫》、《萨达姆》等。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这本书收录的都是黄仁宇先生的旧作回忆、游记时评,可读性颇好,多数文章都以他的史学眼光写出,于一时一地的情况之中,更说出背后的种种缘由故事,发展逻辑,读起来是饶有趣味的。不过也有一些文章核心观点不太鲜明,或许是游记时评文章无法避免的发散性所致,取舍则在读者自...
评分《地北天南叙古今》1.背景上中国最大的问题则是整个国家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传统政治的作风无非在上端造成一个理想的标准希望下级仿效。自有《周礼》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律,以仪礼代替行政,也属上述体制。2.读史人,务必放宽胸襟,增广视野。读史的人也要和创造历史的人物一...
评分这是黄仁宇先生的随笔集,在这本书里,对《中国大历史》中一些我觉得较为模糊的部分做了更清晰地阐释,也更全面地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作者。 他写到在缅甸战场上的战斗场面,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写下了他的出生入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写战士们会在战斗间歇抽出时间洗衣,早...
评分“偶然”蕴含着必然。 搜科幻电影,相中了一个剧情,不料看得影片却是毫无关联。碰巧我也中意这个题材,于是忍受着老片的破特效看完,还觉得不错。 和朋友谈论此事,才知本月上映的一个新片,就是那片子三十年后的续集。 在图书馆找书,部分书籍没有按编码排列。我随意翻开一...
评分作为枕边小书断断续续的读完了。上海书展时特地找到三联展台,生活读书新知,在这个出版物废纸居多的年代,一直认为三联出品必属精品,也确实。因为读过万历十五年,决定买下黄仁宇的这一套。此书没有万历的晦涩专业,也不囿于中国大历史的单一主题,而正如书名所言,地北天南...
晦涩无味
评分平淡中才是历史。
评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总是处在变局之中,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也不比对当下悲观惊惶
评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总是处在变局之中,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也不比对当下悲观惊惶
评分黄仁宇治史原则:“写中国历史,尤其对付传统中国,不应当先带批评态度,因为那样(便)有一种要求历史‘应当如是发生’的成见,我们务必先穷究历史‘何以’如是发生。循着这原则,现代社会科学分科的办法只能在写出历史之轮廓构画已成之后引用,不能在以前引用。因为这些分科办法已是欧美社会业已现代化之后的产物。假使我们依靠它们作出发点,仍脱离不了历史‘应当如是’衍进的窠臼。”——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国民缺乏教育、财政左支右绌、官僚贪腐和效率低下、蒋介石做不了毛泽东,等等,都有其历史上的逻辑。不过,黄仁宇赋予历史逻辑的另一极端,则是在“制造上层与下层机构及其沟通交流”的名目下,把土改、文革合理化了。“大历史”观的缺陷,则正是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在《历史的辉格解释》中所提示的陷阱:我们常常倒果为因,赋以历史以这种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