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和拉康论精神分裂症:在脑研究十年之后》致力于阐述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心理学机制。当一个听了我精神分裂症的讲座的学生告诉我这个讲座使她发生了改变时,我感受到这些观点蕴含有使人解脱的力量。那位学生告诉我:她的父亲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关于这种疾病的生物学知识曾使她确信她自己也将会不由自主地患上这种病,因此她一度对父亲很愤怒。而当她从我的讲座中了解到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成因后,给了她新的希望,使她知道患精神分裂症对她来说并不是必然的。她认为自己可以更加注重心理因素。这位学生告诉我:现在她对父亲的感情不再是愤怒而是怜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临床与理论的结合
评分书是好书 就是里面结构主义那套术语 复杂了些 里面的理论蛮有启发性 看懂一半 或者三分之一都受益菲浅了 欧陆学术的书跟 英美学术比 英美学术 术语比较清晰 简单 欧陆学术 术语太复杂了 跟上那个术语框架 思维转向节奏太快了 里面没有多少谈现象学 倒是拉康和后精神分析理论很吸引人
评分精神分裂症源于想象和象征的双重失败,一方面是身体形象的失败,另一方面是父性隐喻的失败...
评分嗯读这种书就是一种说来很专业的感觉,不被任何语言的情感所俘获。哈哈哈
评分精神分裂症源于想象和象征的双重失败,一方面是身体形象的失败,另一方面是父性隐喻的失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