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自明性的失落

自然自明性的失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 沃尔夫冈·布兰肯伯格
出品人:
页数:238
译者:徐献军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3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53713
丛书系列:当代德国哲学前沿丛书
图书标签:
  • 精神病学
  • 现象学
  • 沃尔夫冈·布兰肯伯格
  • 哲学
  • 精神分裂
  • 精神病哲学
  • 德国哲学
  • 自然自明性
  • 哲学
  • 存在主义
  • 自我认知
  • 意识流
  • 现代性
  • 失落
  • 自然
  • 真理
  • 觉醒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然自明性的失落》是20世纪有关精神分裂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现象学精神病理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本书核心是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其疾病图景以自然自明性的失落为特征。详细的疾病史以及临床探索表明,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丧失了最简单的日常生活自明性。这些病人对所有的生活领域都有深刻的不确定,尤其是在对他人的关系的领域中,因此他们没有生活能力,并倾向于自杀。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布兰肯伯格,德国精神病理学、精神病学人类学以及哲学领域的伟大思想家,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德国精神病学好的代表之一。他曾任教于弗赖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1979年开始担任德国马堡大学终身教授与精神病学诊所主任,1993年退休。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症状贫乏型精神分裂的精神病理学和临床地位一
第二章 对“基本紊乱”的追问
第三章 现象学起点
第一节 自然态度中的现象学
第二节 雅斯贝尔斯意义上的现象学
第三节 以胡塞尔为指针的现象学
第四节 生活世界视角下的精神分裂性错乱
第四章 临床经验
第五章 病史与探索
第一节 主观病史
第二节 调查诊断
第三节 探索与进一步的过程
第六章 论精神病理学和疾病分类学
第七章 作为精神病理学与人类学问题的自然自明性失落
第八章 现象学解释
导言
第一节 自然自明性的背景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 方法进路
第三节 精神分裂的精神错乱与悬搁
第四节 目前的问题剖面
1.世界关系
2.时间化(Die zeitigung)
3.自我构造:自然自明性和自立
4.他人——自然自明性的主体间建构问题
第九章 反思和非反思性精神错乱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重点读了“现象学解释”的一章。世间经验的“反常性”现象作为世界怀疑的动机,进一步作为现象学还原的动机,也是有一点有趣(苦涩)。算是被科普了一些精神病理学知识,但阅读体验不很愉悦。

评分

重点读了“现象学解释”的一章。世间经验的“反常性”现象作为世界怀疑的动机,进一步作为现象学还原的动机,也是有一点有趣(苦涩)。算是被科普了一些精神病理学知识,但阅读体验不很愉悦。

评分

本书从现象学的角度分析贫乏性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围绕自然自明性------日常生活的习惯共感,指出现象学家可以把自然自明性悬搁起来,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暂时搁置,但精神病人的自然自明性的失落表现在对事情何以发生以及以何种方式加以把握产生困惑,丧失了洞察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此在与世界的联系,因此常常陷入无根基的空虚。他们对日常生活有简单抽象的认知但与实践分离,他们总是寻找日常认知和实践的连接,但没有能力达到,他们失去了先验筹划的能力,主体间建构的能力。莱恩的《分裂的自我》中对精神病的外在表现作了细致的描述,而本书侧重于哲学意义的现象学剖析,莱恩认为精神病就是就是缺乏主体间建构的能力,不能将自己与世界相联系,也不能理解自身。精神分裂就是对存在的根基产生困惑又无从把握,间接失去了与他人联系的能力从而导致行为

评分

这算心有戚戚吗

评分

这算心有戚戚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