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心病

医治心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理查德•本托尔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李晓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3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073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精神病学
  • 医学
  • Psychiatry
  • 英国
  • 精神病
  • 心理治疗
  • 精神分析
  • 心理疗愈
  • 情绪管理
  • 自我成长
  • 心理健康
  • 心灵修行
  • 情感治愈
  • 内心平静
  • 正念疗法
  • 认知重建
  • 情绪调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什么西方的精神病治疗如此糟糕?

《医治心病》的作者理查德•本托尔,一位杰出的临床心理学家,揭穿了西方精神治疗系统背后的真相。精神医学一味地倚重药物,赚取了巨额财富,但它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却是对疯癫的错误理解和解释;这些只会对真正的康复产生阻碍,而不会帮助到那些弱势的人们。

本托尔倡导一种关注个人独特性的新型治疗取向,呼吁重新定义精神病概念,筹划21世纪的精神康复模式。

作者简介

理查德•P•本托尔(Richard P. Bentall,1956—)是全球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现为英国威尔士班戈大学资深教授。他在精神疾病的分类和治疗(特别是偏执妄想、幻听、思维障碍等症状的治疗)方面卓有建树,并于1989年获得英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梅•戴维森奖”,这是英国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他2003年出版的《解读疯癫》(Madness Explained)一书荣获2004年度英国心理学会图书奖。

目录信息

致谢 /
前言:理性的反精神病学 /
第一部分
历史进步的错觉
第1章毋庸置疑的成功? /
什么是精神病? /
重度精神病的药物治疗 /
精神病的治疗在取得进步吗? /
世界上最好的精神病学? /
医学精神病学以外的实践 /
结论:精神病学是无效的 /
第2章科学的应用:医学精神病学的出现 /
精神病学知识基础的建立 /
精神病院的生活 /
极端恐怖的治疗方法 /
无奈的选择 /
第3章疯人院时代末期治疗方法的革新 /
首例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
临床心理学家加入阵营 /
心理学家沦落为技术员 /
突显治疗关系 /
两位心理学家的对峙 /
创新的力量 /
疯人院 /
第4章争议与决断:生物精神病学获胜 /
新的生物学精神病学 /
新克雷佩林革命 /
奇怪的拉斐尔•奥谢罗夫案例 /
罗森汉实验的复现 /
第二部分
关于精神病的三个迷思
第5章精神病诊断意义之迷思:患者是人还是植物? /
精神病诊断的个体意义和政治意义 /
精神病诊断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
精神病诊断标准的出现 /
虚假的精确性 /
多重诊断结果 /
症状之间的相关 /
精神病诊断的预测效度 /
“正常人”和“患者”之间的界限 /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科学幻象? /
安德鲁 /
第6章精神病属于遗传性疾病的迷思:精神病学的根本错误 /
精神病学的基本错误 /
毫无希望的起点 /
基因如何致病 /
h2的计算错误 /
对h2的错误解释 /
汉娜的故事 /
狂悖命运的打击 /
不公正待遇与无助感 /
情感的表达 /
模棱两可的沟通 /
不安全依恋 /
分子遗传学时代 /
遗传理论的诱惑力 /
和平克顿先生在一起 /
第7章精神病源于大脑病变之迷思:脑、心灵和精神病 /
生物学的重要性 /
大脑结构与精神病 /
精神病的神经化学机制 /
认知功能与精神病 /
如何对精神病进行解释 /
偏执的起因 /
偏执的心灵 /
幻听 /
精神病并不仅仅是大脑疾病 /
第三部分
治疗疯癫的药
第8章临床试验中的科学、利益和政治 /
理解随机对照试验 /
什么是随机对照试验? /
药里藏金21 /
随机对照试验的战争 /
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s) /
精神病学试验数据值得相信吗? /
第9章抗精神病药物的益处和代价:少用为好! /
抗精神病药物的短期治疗效应 /
剂量、副作用和第二代药物的开发 /
除僵直和颤抖以外的副作用 /
抗精神病药物具有长期效果吗? /
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将来更容易发作吗? /
再次被愚弄? /
第一原则:勿伤害! /
第10章仁心的价值:心理治疗对重度精神病有效吗? /
如何证明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
心理治疗对精神病患者有益吗? /
新胰岛素休克疗法? /
治疗关系: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治疗要素? /
第11章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的两种愿景 /
照吩咐去做 /
精神病与暴力 /
自知和精神病 /
药物在精神病学中的地位 /
面向大众的心理治疗? /
心理健康领域的派别纷争 /
旅程的终点 /
注释 /
索引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无

评分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传统精神病学医学模式,回顾历史,展现众多实验研究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结果,关注患者体验与各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并反思当前理论和实践上的瑕疵与偏颇。这本书读来很有趣。读罢此书,对作者前作 Madness Explained 更感兴趣了。

评分

其实作者的很多观点并不同意,可是学术撕逼什么的太好看了,而且还是精神病学的合理性这种可以排在世界上最有趣的话题前三位的东西!从心理科学理论来看,作者把生物和心理-社会、遗传和环境的对立两分未免太幼稚了,在心理学系难道不知道隔壁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在干什么吗?从实践上来看,这么固执地离间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也是蛮醉。。。最后反精神病地看,心理治疗难道有比生物取向的治疗好一分钱吗!抛开收监和虐待这些显而易见的人身伤害,认知行为疗法所谓的"错误"观念和精神分析的防御机制,在对个人意志的控制上不是同样可疑吗!

评分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传统精神病学医学模式,回顾历史,展现众多实验研究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结果,关注患者体验与各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并反思当前理论和实践上的瑕疵与偏颇。这本书读来很有趣。读罢此书,对作者前作 Madness Explained 更感兴趣了。

评分

虽然书的结尾提到精神病诊治的两种愿景,但是还不如精神病学提到的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机制让人信服。涉及观念冲突倒是精彩,作为心理学立场表述以及精神病学史的价值大于给人带来的思辨促进。文风不错,翻译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