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子,一个女子,一个女孩,在地球上走走停停,用镜头拍下沿途景像,用文字写下旅途心情。去年的《死在这里也不错》是前篇,今年的《温柔的路途》是延续,之后,还有没有,没人知晓,因为,女孩已经长大,已经开始找寻属于自己的旅程,他们从此,懒得出门。美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但也都留在这两本书里,所以,其实,永不过去。
马家辉,一九六三年生,香港人,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博士。 曾任杂志社记者、广告创意设计、报社副总编辑,并担任电视及电台节目主持,亦为香港《明报》世纪副刊创意顾问,文章散见于港台及内地报刊,结集作品有《李敖研究》、《女儿情》、《都市新人类》、《爱恋无声》、《江湖有事》、《死在这里也不错》、《在废墟里看见罗马》、《日月》、《明暗》、《关于岁月的隐秘情事》等。
听闻《温柔的路途》将出增订版,预先买来老版一阅,算支持,也算缺憾。残缺很美,营造遗憾更是一种宽怀。 去年夏天,着短衫在西门町狂奔,进入了几次擦身的诚品书店。店员慢条斯理地将我选购的一摞书放入两个绿色纸袋中,特意多套一层。都是爱书之人,知道书的重量。我俩交换...
评分下午去先锋书店,本来是冲着两位南大教授的讲座去的。早到了,在店内翻书,瞥到马家辉的那本《散漫时光札记:温柔的路途》,撇下讲座,找了个坐的地方读了起来。 记不清哪一次来“先锋”,貌似也在同一个书台上看到这本书,一下子便被封面上那副照片深深吸引。对于一个...
评分那个叫马家辉的香港大叔,是个优雅且有趣的男人。这是马家辉给我的第一印象。读过他的书后,你会发现,文如其人,此话放在马家辉身上绝对不假。 马家辉经常裹着一条得体的围巾,出现在“锵锵三人行”的嘉宾席上,轻声细语,夹杂着一口浓重港腔的普通话,和梁文道、...
评分马家辉的异乡记 顾文豪 刊于2011年3月26日《新京报》 按照福楼拜在《庸见词典》里的说法,旅行家“总是勇敢的”,而旅行毋宁“应该迅速完成”才好。害怕出门的我深以为然,情愿躲进他人的游记文字探头张望外间世界,要是写家笔下有神,呼风风来,喝雨雨止,遂乐得给自己的怠惰...
评分下午去先锋书店,本来是冲着两位南大教授的讲座去的。早到了,在店内翻书,瞥到马家辉的那本《散漫时光札记:温柔的路途》,撇下讲座,找了个坐的地方读了起来。 记不清哪一次来“先锋”,貌似也在同一个书台上看到这本书,一下子便被封面上那副照片深深吸引。对于一个...
比《死在这里也不错》更差。
评分比《死在这里也不错》好看但也没特好看我还是不喜欢他,太叽歪了!
评分嗯,很温柔,脉脉温情。梁文道的文字是看起来道貌岸然,文字的气息与流露的感觉老是不搭,老是不能相信。林夕是写词比写文原来要好那么多啊。董桥是你可以尽情地恶补一下有关古董有关遗老贵派只要你能忽略他一定要漫不经心表露地“雅”。马家辉的文字是,家常男人好形象,他就是住在隔壁的才子配了一个佳人慢悠悠地每日家居日子,他的平静地美好感是打开了门左邻右舍都看得见。
评分其实算三星左右吧,但是作为一个名人作者有点太业余和敷衍了。以后不能再浪费时间看他的书了。
评分总是拐着弯的骂内地人没素质。哼!写的越来越没劲了。骗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