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觀

遊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劉繼潮
出品人:
頁數:295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
價格:43.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0803571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繪畫
  • 藝術理論
  • 藝術史
  • 畫論
  • 藝術
  • 美術史
  • 劉繼潮
  • *三聯@北京*
  • 遊觀
  • 旅行
  • 文化
  • 曆史
  • 景觀
  • 探索
  • 人文
  • 風景
  • 觀察
  • 記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遊觀:中國古典繪畫空間本體詮釋》主要探討中國古典繪畫的空間問題。針對現當代美術理論界對瀋括“以大觀小”理論闡釋的失誤,作者采用“本體詮釋”的方法與路徑,突破“散點透視”的桎梏,詳盡而深入探討《夢溪筆談》中所闡示的“以大觀小”的真義,從而追溯中國古典繪畫淵源及哲學基礎——《易經》文化傳統思維方式的大智慧,並緊密聯係曆代繪畫創作經典作品,深入淺齣地討論中國古典繪畫獨特的空間觀念與理路,為中、西古典繪畫比較提供新的視角,進而引發思考如何繼承與弘揚寫意繪畫傳統這一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作者主張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中,建構中國古典繪畫自己獨特的空間理論體係和話語體係。

著者簡介

劉繼潮,安徽省閤肥人,1944年生。1967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專業,1983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係研修班。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安徽省文藝評論傢協會副主席,安徽省美術理論研究會會長,安徽省美術傢協會名譽顧問。曾任安徽大學藝術學院首任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藝術簡曆:1982年論文《以神寫形試析》發錶於《美術》雜誌第7期。1989年中國畫《選擇》入選“全國第七屆美術作品展覽”,獲安徽省美術作品展覽二等奬。1990年主編《盧沉論水墨畫》。1993年《跡》入選“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覽”,獲優秀奬。1998年《接受與創造》齣版,安徽美術齣版社。2000年應德國中國中心邀請,赴漢諾威舉辦畫展。2001年應邀赴美國西雅圖,在美國銀行畫廊、西博京畫廊舉辦畫展。2002年應日本文化交流協會邀請,赴日本東京舉辦畫展。2004年論文《建構古典山水畫空間理論的話語體係——釋“以大觀小”的思維智慧》發錶於《美術研究》第2期。2005年《劉繼潮畫集》齣版,安徽美術齣版社2006年《綿延之維——劉繼潮中國畫展》,紹興博物館舉辦。2007年《綿延之維——劉繼潮中國畫展》,閤肥亞明藝術館舉辦。主編安徽省高等學校“十一五”省級規劃教材《中國繪畫欣賞》,安徽大學齣版社。2008年劉繼潮文集《筆墨之外》齣版,安徽美術齣版社。2009年主編《近現代中國畫研究論文選集》,為“經典迴顧與現代思考中國畫學術係列活動”係列叢書。

圖書目錄

序一 成中英
序二 邵大箴
一 空間研究的緣起
曆史與現實的冷漠
宗白華的洞見
本土研究的誤區
海外研究的影響
二 “以大觀小”真義
本體詮釋理解
解讀與重建
“觀”與“看”的分野
山水之法與真山之法
三 “山水”空間秘蘊
本體之“觀” “物象之原”
“遊觀”的智慧
“山水”創作機製
霍剋尼與散點透視
中西對話的平颱四
畫傢與古典山水畫
觀念與路徑
“目識心記”
想象與錶現
筆墨之外
五 古典人物畫與花鳥畫
同理而異跡
“窺探其意思”
“觀物之生”
六 建構“山水”話語
關鍵詞
本體詮釋結構
意象精神
位置的自由經營
七 省視中國畫空間問題
問題與反思
迴首美術教育
變革之痛
曆史的無奈與遺憾
八 整體的中國畫論
易理與畫理
筆墨與空間
常識與辨析
九 開放的本體與空間
多元與對話 迴歸與重建
本體的開放性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版目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評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評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評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評分

无疑,这本书提到的古典绘画空间上的游观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无论是否辅以充足的例证,无论以往传统是否果真如此,其观点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上展开的。不过,作者对此论点的描述似乎处于刚刚摸到门道时的兴奋状态,可能还需要更进一步得推进。  

用戶評價

评分

以瀋括“以大觀小”的傳統繪畫空間理論,推翻國畫空間營造為散點透視的論點,提齣“遊觀”、“本體之觀”、“物象之源”、“視覺經驗”、“層次空間”等概念,把握傳統繪畫的文化源頭....

评分

一章就可以講完的事這人用瞭九章來哆嗦,充其量就是一篇學術論文硬生生擴展成一本書,不帶這樣湊字數的。看瞭三章感覺就跟開頭的導論壓根沒區彆

评分

看瞭前三章,感覺還不錯

评分

上三聯的當瞭,為瞭買高居翰《畫傢生涯》湊夠包郵纔加選瞭這本書,拿到手一看就知道是“水貨”:從捲首兩篇充滿附麗之辭的序言和書末“參考文獻”的水平即可得齣判斷。再看著者履曆……嗚呼哀哉,求轉讓!

评分

盡管絮絮叨叨多有重復,作者提供的觀點和視角都很給人啓發。作者的用心亦可謂良苦。圖片質量太差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