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認同過程

社會認同過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澳] 邁剋爾·A. 豪格
出品人:
頁數:335
译者:高明華
出版時間:2011-1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130095
叢書系列: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名著譯叢
圖書標籤: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學
  • 社會學
  • 認同
  • 社會理論
  • 泰費爾
  • 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
  • 社會
  • 社會認同
  • 認同過程
  • 社會心理學
  • 群體行為
  • 自我概念
  • 歸屬感
  • 文化認同
  • 個體差異
  • 社會影響
  • 群體動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社會認同過程》專論社會群體:社會群體之間發生瞭什麼,社會群體內部又發生瞭什麼;群際行為和群體過程是怎樣的;成為一名群體成員(即“歸屬”某個群體)的心理基礎是什麼。精心總結社會認同論的主要概念基礎:一是關注群際關景和積極特異性,此謂群際關係的社會認同論;二是關注群體作為整體和範疇化認知過程,此謂群體的社會認同論或自我歸類論。

著者簡介

邁剋爾·A·豪格(Mictlael A.Hogg),現任剋萊濛研究大學行為與組織科學學院社會心理學教授。同時,他也是《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的副主編。他與本書的另一位作者阿布拉姆斯共同創辦瞭《群體過程與群際關係期刊》,並任該刊物的編輯。

多米尼剋·阿布拉姆斯(Dominic Abrams),現任肯特大學社會心理學係教授,群體過程研究中心主任,英國心理學會研究委員會主席,實驗社會心理學歐洲協會執行委員。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社會認同路徑:背景與內容
導言
社會心理學
社會認同:主題、問題和背景
社會認同:理論
結語
推薦閱讀
第三章 群際行為
導言
心理動力學路徑
相對剝奪
最簡群體範式
社會認同論
結語
推薦閱讀
第四章 從刻闆化到意識形態
導言
描述性路徑
範疇化和刻闆化
社會認同與刻闆化
歸因、社會錶徵和意識形態
消除刻闆印象和偏見
社會認知與刻闆化
結語
推薦閱讀
第五章 內群行為:群體內過程
導言
群體動力學
群體凝聚力
社會認同
進一步的擴展
結語
推薦閱讀
第六章 社會在場和社會錶現
導言
社會在場
社會錶現
社會認同與社會錶演者
結語
推薦閱讀
第七章 集體行為
導言
有關聚眾的早期理論
去個體化
作為規範行為的集體行動
社會認同與集體行為
結語
推薦閱讀
第八章 從眾與社會影響
導言
從眾一種規範行為
傳統的從眾研究和理論
從眾的傳統研究路徑的局限
社會認同與從眾
結語
推薦閱讀
第九章 語言、言語和溝通
導言
社會心理學中的語言、言語和溝通
社會心理學之外的語言、言語和溝通
語言社會心理學
結語
推薦閱讀
第十章 結語
導言
理論
應用社會認同路徑解釋性彆間關係
理論進展
結語
推薦閱讀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里面的每一章都有文献回顾,将各位学者的理论都简单的做了回顾并且有提出理论上的不足,读起来思路很清晰,能够帮助归纳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2、“刻板化”一章最有价值。结合增强效应来解释为什么刻板形象是种有偏差的认识。背后是人的简化认知机制在起作用。用身份认同的角...

評分

1、里面的每一章都有文献回顾,将各位学者的理论都简单的做了回顾并且有提出理论上的不足,读起来思路很清晰,能够帮助归纳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2、“刻板化”一章最有价值。结合增强效应来解释为什么刻板形象是种有偏差的认识。背后是人的简化认知机制在起作用。用身份认同的角...

評分

1、里面的每一章都有文献回顾,将各位学者的理论都简单的做了回顾并且有提出理论上的不足,读起来思路很清晰,能够帮助归纳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2、“刻板化”一章最有价值。结合增强效应来解释为什么刻板形象是种有偏差的认识。背后是人的简化认知机制在起作用。用身份认同的角...

評分

1、里面的每一章都有文献回顾,将各位学者的理论都简单的做了回顾并且有提出理论上的不足,读起来思路很清晰,能够帮助归纳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2、“刻板化”一章最有价值。结合增强效应来解释为什么刻板形象是种有偏差的认识。背后是人的简化认知机制在起作用。用身份认同的角...

評分

1、里面的每一章都有文献回顾,将各位学者的理论都简单的做了回顾并且有提出理论上的不足,读起来思路很清晰,能够帮助归纳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2、“刻板化”一章最有价值。结合增强效应来解释为什么刻板形象是种有偏差的认识。背后是人的简化认知机制在起作用。用身份认同的角...

用戶評價

评分

其實讀完第二章就可以瞭...強迫癥害死人= = 不過讀完後對整個社會心理學的背景 、研究路徑也瞭解瞭七八分

评分

竟然真的寫這方麵的論文瞭 (。。。)不做績效薪酬,就基本類似在做組織行為學論文瞭

评分

2017第10本,1、社會認同過程産生於對心理還原主義的元理論批判(過小的最小範式:個體、基細胞、基因) 2、社會認同過程采取瞭將群體置於個體內部,即最小群體範式,因而對群體的社會認同在心理上是真實的、可測的(避免瞭絕對的不確定性)3、本書曆史意義:1967年費斯廷格退齣社會心理學,終結瞭美式實驗式社會心理學(針對個體反應),泰弗爾於當年在布裏斯托大學接過瞭大旗,創建瞭以群體為研究單位的【最小群體範式】,泰弗爾的學生豪格撰寫瞭本書。

评分

:C912.6/0249-1

评分

2017第10本,1、社會認同過程産生於對心理還原主義的元理論批判(過小的最小範式:個體、基細胞、基因) 2、社會認同過程采取瞭將群體置於個體內部,即最小群體範式,因而對群體的社會認同在心理上是真實的、可測的(避免瞭絕對的不確定性)3、本書曆史意義:1967年費斯廷格退齣社會心理學,終結瞭美式實驗式社會心理學(針對個體反應),泰弗爾於當年在布裏斯托大學接過瞭大旗,創建瞭以群體為研究單位的【最小群體範式】,泰弗爾的學生豪格撰寫瞭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