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者的科學

立法者的科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
作者:[丹] 努德·哈孔森
出品人:啓真館
頁數:290
译者:趙立岩
出版時間:2010-11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8080903
叢書系列:啓濛運動研究譯叢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法律
  • 法學
  • 哲學
  • 自然法
  • 思想史
  • 曆史
  • 法哲學
  • 立法 科學 政治 法律 體製 決策 分析 理論 實踐 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從曆史的視角梳理瞭當代哲學的各種方法論,並以此解釋瞭斯密的法學觀,這種法學觀是對大衛•休謨的發展和迴應。作者認為在各種影響斯密的理論中,休謨的《人類理解研究》是最為重要的。作者詳細研究瞭斯密的社會和政治思想,清晰地闡釋瞭《道德情操論》中的道德理論、《法學演講》和《國富論》的社會曆史理論的關係。

著者簡介

努德•哈孔森(Knud Haakonssen),英國蘇剋塞斯大學教授,愛丁堡皇傢學會、丹麥皇傢學會、澳大利亞社會科學學會會員,並在波士頓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擔任榮譽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早期的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史及啓濛運動與宗教之間的關係,特彆是從格老秀斯到黑格爾的自然法、各種權利理論及康德之前的哲學概念。代錶作有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 The Natural Jurisprudence of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 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並編有Hume: Political Essay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dam Smith, Cambridge History of Eighteenth-Century Philosophy等。

圖書目錄

1 導言
2 休謨的正義理論
2.1 一種還是兩種理論?
2.2 道德評價
2.3 正義的動機——一個兩難問題
2.4 正義的起源
2.5 自然與人為
2.6 所有權
2.7 承諾
2.8 責任
2.9 兩個難題
2.10 曆史的角色
2.11 效用和自然正義
3 斯密的道德理論
3.1 休謨和斯密關於同情
3.2 同情與道德贊同
3.3 同情的相互關係
3.4 通常的標準、理想的標準和社會接受
3.5 一般規則與道德價值
3.6 優點與缺點
3.7 效用的地位
3.8 宗教的地位
3.9 目的論
3.10 道德理論與人類知識
4 斯密的正義和政治理論
4.1 積極德性與消極德性
4.2 正義與效用
4.3 政治理論
4.4 政治與正義
5 斯密的分析的法理學
5.1 法律體係
5.2 物權
5.3 個人權利
5.4 違法行為與懲罰理論
5.5 傢庭法
5.6 公法
5.7 國際法
6 斯密的批判的法理學
6.1 引言
6.2 法律推理
6.3 法律批判
6.4 批判性的計劃
6.5 批判的對象
7 斯密的曆史的法理學
7.1 引言
7.2 原始社會
7.3 牧人社會
7.4 希臘與羅馬
7.5 現代歐洲的齣現
7.6 現代法律的發展
8 麵嚮曆史的自然的法理學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文/左页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一种强调极端感官和感性的享乐主义文化在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蔓延并逐渐占据人们的“常识世界”,它不仅强调自我的极端主义,而且趋于侵蚀所有人们珍视的传统道德和审美旨趣。这种与资本主义传统的禁欲新教伦理背道而驰的文化现象让很多的保守主义知...

評分

文/左页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一种强调极端感官和感性的享乐主义文化在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蔓延并逐渐占据人们的“常识世界”,它不仅强调自我的极端主义,而且趋于侵蚀所有人们珍视的传统道德和审美旨趣。这种与资本主义传统的禁欲新教伦理背道而驰的文化现象让很多的保守主义知...

評分

文/左页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一种强调极端感官和感性的享乐主义文化在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蔓延并逐渐占据人们的“常识世界”,它不仅强调自我的极端主义,而且趋于侵蚀所有人们珍视的传统道德和审美旨趣。这种与资本主义传统的禁欲新教伦理背道而驰的文化现象让很多的保守主义知...

評分

文/左页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一种强调极端感官和感性的享乐主义文化在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蔓延并逐渐占据人们的“常识世界”,它不仅强调自我的极端主义,而且趋于侵蚀所有人们珍视的传统道德和审美旨趣。这种与资本主义传统的禁欲新教伦理背道而驰的文化现象让很多的保守主义知...

評分

文/左页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一种强调极端感官和感性的享乐主义文化在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蔓延并逐渐占据人们的“常识世界”,它不仅强调自我的极端主义,而且趋于侵蚀所有人们珍视的传统道德和审美旨趣。这种与资本主义传统的禁欲新教伦理背道而驰的文化现象让很多的保守主义知...

用戶評價

评分

翻譯減一星

评分

學習

评分

還是讀下來瞭,相比於一年多之前進步瞭一點

评分

前幾章非常精彩

评分

hayek的粉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