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之殇

中国高校之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道玉
出品人:
页数:282
译者:
出版时间:2010
价格:2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160644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刘道玉
  • 大学
  • 中国高等教育
  • 中国
  • 高校
  • 社会
  • 教育学
  • 高校教育
  • 教育体制
  • 社会问题
  • 学术腐败
  • 升学压力
  • 教育公平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校园生活
  • 社会观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武大老校长刘道玉继畅销书《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后又一针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力作。作者满怀对中国教育的热忱,从四个方面“大学理念”“教育体制” “校长遴选”“学术舞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并由此指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给中国高等教育开出了一剂良方。

作者简介

刘道玉,1933年11月24日生,湖北省枣阳市人,中共党员,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自1966年起,先后担任武汉大学副教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长、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委副校长、校长。曾氏中共第十届和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湖北省委第十届和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在任职期间,他锐意改革,倡导民主、自由的学风、尊重学生的志趣、武汉大学因此被誉为“全国高等教育等教育战线上的深圳”。退休后,仍然十分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呼吁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倡导要进行一次教育改革的启蒙教育,受到众多媒体关注。

目录信息

前言第一篇 大学理念之惑 中国教育中的“高、大、全” 相关链接: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谈高校扩招之祸 相关链接:著名学者丁学良历数中国高校问题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大学精神的重建 80年代的武大精神——《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刘道玉 中国高校功能定位刻不容缓 重点大学的使命和责任第二篇 教育休制之弊 大一统体制阻碍中国高等教育 现在大学变成了衙门——《南方人物周刊》专访刘道玉 相关链接:华裔数学家丘成桐炮轰中国高校 控制与计划不可能振兴教育 独立自主:教育体制改革的唯一方向第三篇 校长遴选之误 中国应当怎样遴选大学校长 怎样领导好一所大学 大学校长必须是教育家 相关链接:粱文道记述港大老校长高锟 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著名的教育家第四篇 大学学术之浮 官学不分是学术腐败的病灶 高校学风亟待整肃 相关链接:易中天谈教授评选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评估 相关链接:广西师大教学评估闹剧 大学本科该如何培养人才 大学应实行创造性教学第五篇 教育改革之难 中国需要一场真正的教育体制变革——《经济观察报》访谈刘道玉 教育改革需要从启蒙开始——《广州日报》访谈刘道玉 彻底整顿高等教育的十意见书 中国研究生教育必须大力整顿和改革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那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他会作为我人生轨迹上的一个落足点,长久留存。但作为一个“学校”,他也有很多让我郁闷的地方。我98年入学,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的扩招,02年研究生入学也是大规模扩招,给我带来什么呢? 硬件:从大三开始,找个...  

评分

其实分析总结中国高校出现的问题并不需要太大的智慧,即使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也能洞察其中的弊端。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育改革才举步维艰。如今,中国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的并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只是有用的机器而已。

评分

其实分析总结中国高校出现的问题并不需要太大的智慧,即使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也能洞察其中的弊端。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育改革才举步维艰。如今,中国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的并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只是有用的机器而已。

评分

我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那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他会作为我人生轨迹上的一个落足点,长久留存。但作为一个“学校”,他也有很多让我郁闷的地方。我98年入学,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的扩招,02年研究生入学也是大规模扩招,给我带来什么呢? 硬件:从大三开始,找个...  

评分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之所以“高”,应该在于师资力量,人文环境以及图书馆建设。 但现在高校的“高”,好像已经变了味儿。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发现往往对学生认真负责,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却总是职称评不上去,混了好几年还是讲师。因为他们...  

用户评价

评分

学高身正,风骨铮铮。

评分

不想放权,只想放屁。

评分

高校问题的核心是学术自治。

评分

很难说是认真精读,为了写文章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主要还是从校长的眼光,评价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问题。

评分

文章合集,重复颇多。建议大家看看“钱学森最后的谈话”(网上有) P84 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