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

近代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
作者:李佳
出品人:
頁數:203
译者:
出版時間:2010-8
價格:2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8078436
叢書系列:外語文化教學論叢
圖書標籤:
  • 通識教育
  • 現代教育
  • 近代中國
  • 大學教育
  • 通識教育
  • 課程研究
  • 高等教育
  • 教育史
  • 中國近代史
  • 教育改革
  • 人文教育
  • 課程設置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近代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內容簡介:近年來我國學界對中、西方高等教育史,以及對大學通識課程的專門研究已經取得瞭一定的成果。李佳的研究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大背景之下,考察瞭近代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發展曆程。這項工作她做瞭三年多的時間。在這三年多裏,她搜集和閱讀瞭大量的文獻資料,並就相關學術問題和我進行瞭深入的探討。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一、研究的緣起及意義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綜述 三、研究範疇的界定 四、研究內容與方法第一章 近代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大學通識教育思想及課程的淵源與主要流派 一、中國通識教育思想與通識課程的淵源 二、德國教育中關於通識教育思想的淵源 三、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發展 四、對近代中國通識教育影響較大的主要流派 第二節 通識教育的萌發(1862—1911) 一、通纔教育的提齣 二、“中體西用”的通識教育雛形:唐文治與交通大學 三、通識教育課程的發端 第三節 通識教育課程體係的初步形成(1912—1928) 一、通識教育的培養目標:養成碩學閎材 二、美國大學通識教育模式的導入:郭秉文與東南大學 三、通識教育課程體係的初步形成 第四節 通識教育課程發展的黃金期(1929—1949) 一、關於通識教育的探索與《大學一解》的産生 二、西方通識教育中國化的努力:竺可楨與浙江大學 三、通識教育課程體係發展的黃金期第二章 北京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與通識課程實踐 第一節 從京師大學堂到北京大學 第二節 蔡元培的通識教育理念 一、通識教育的目標:培養四育新人 二、通識教育的實施基礎:學術分離與文理融通 三、通識教育的理念保障:學術自由與兼容並包 四、通識教育的製度保障:重視師資與教授治校 第三節 北京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以北大中文係為個案 一、學分製和選科製相結閤的通識教育課程製度 二、共同必修科目和共同選修科目的不斷調整與充實 三、若乾有特色的通識教育課程第三章 清華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與通識課程實踐 第一節 從留美預備學校到清華大學 一、曆史沿革的背景 二、大學理念所體現的通識教育精神 第二節 潘光旦與梅貽琦的通識教育思想 一、潘光旦的通識教育思想 二、梅貽琦的通識教育思想 第三節 清華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 一、四個階段的發展 二、對通識教育的質疑以及師生們的堅守 第四節 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外語教學 一、通識教育的移植性與重視外語的必然性 二、通識教育體係中的公共外語課程 三、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公共外語課程 四、外語係的通識教育第四章 國立西南聯閤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與通識課程實踐 第一節 南開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與通識課程實踐 一、嚴修、張伯苓與中國近代最著名的私立大學 二、南開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 第二節 西南聯大的通識教育理念 一、蔣夢麟:對北大通識教育思想的延續和發展 二、潘光旦與梅貽琦通識教育思想的發展 三、南開、北大、清華三校的比較及對西南聯大的影響 第三節 西南聯大的通識教育課程 一、背景 二、西南聯大教師的整體特點 三、西南聯大通識教育課程的特點結語參考文獻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