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发明

技术与发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江晓原
出品人:
页数:17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8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69105
丛书系列:我们的国家
图书标签:
  • 江晓原
  • 中国
  • 科学史
  • 文化
  • 技术
  • 科学技术
  • 科学
  • 2011
  • 技术
  • 发明
  • 科学
  • 创新
  • 工程
  • 实践
  • 发明创造
  • 科技发展
  • 发明史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的国家:技术与发明》内容包括:科学与技术、发明与发明权之争、并非每种发明都造福人类、评价发明的标准随时代而异、允许“无用”的奇情异想、“四大发明”的定型版本、“批”派、“挺”派、“新四大发明”选项等。

作者简介

江晓原,1955年生,1988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1999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出任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首任系主任。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国际东亚科技医学史学会(ISHEASTM)会员,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性学会理事,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上海性教育协会理事,《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料》等国家级学术刊物常务编委、编委。已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传记研究所等列入十余种国际名人录。

目录信息

导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发明 科学与技术 发明与发明权之争 上1000年中22项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 并非每种发明都造福人类 评价发明的标准随时代而异 允许“无用”的奇情异想 本书的目的 附:中国科学技术史深入阅读简要推荐书目一、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的定型版本 “批”派 “挺”派 “新四大发明”选项二、天学与王权 历代官史中有特殊的“天学三志” 天学在上古政务中的特殊地位 天学在古代知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皇家天学机构的特殊地位 “天人感应”与“天命”观念 “通天者王”的政治观念 天学与王权之关系 历代为何会有“私习天文”之厉禁三、都江堰: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 世界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对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质疑 中华民族智慧的见证四、《黄帝内经》:中医究竟是什么? 中医文献的第一号经典 《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 《黄帝内经》理论系统的主要特征 中医不必“死乞白赖”地宣称“我也是科学”五、《周髀算经》:充满域外天学的中国经典 《周髀算经》其书 中国古代唯一的公理化体系 盖天宇宙模型是“双重球冠”吗? 盖天宇宙模型之正确形状 《周髀算经》与古代印度宇宙模型 《周髀算经》与古希腊地球寒暑五带知识 《周髀算经》背后的大谜六、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弦五” 英雄所见略同 命名权之争七、造纸 先秦时期的书写材料 纸的发明权是否属于蔡伦 争端再起 造纸术的传播八、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历法的功能与性质 历谱、历书与历法 《大衍历》 一个荒谬的观点 中国古代历法竟然是为星占学服务的九、农历:调和阴阳之法 三大体系 二十四节气 “圣人知命之术” 附:关于儒略历和格里历十、中国炼丹术:永生,黄金和性爱 中国炼丹术概要 炼丹术与永生 炼丹术与炼金术 炼丹术带来的副产品 从“外丹”到“内丹” 炼金术与化学十一、三大奇器及其复制:水运仪象台,候风地动仪,指南车 三大奇器 三大奇器的复制 无法解决的难题十二、1054年超新星:中国天学留下的科学遗产 古人“帮助”当代人完成了天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天学的遗产 两个“古为今用”的成功案例十三、火药及其西传:究竟是谁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两个基本概念 中国黑火药:从丹房到军用 黑火药发明权的一些争夺者 黑火药向西方的传播 终究还是黑火药“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十四、《营造法式》:古代第一部建筑工程官方规范 中国第一部建筑学著作 刊行《营造法式》原来是为了反腐倡廉 《营造法式》的历史意义十五、一次同余式理论与秦九韶 “中国剩余定理” 小题目,大学问 原来和政治大有关系 难以置信:天才的数学家却是个疯狂的恶棍十六、活字印刷术及中韩发明权争夺 中国的雕版印刷术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朝鲜的金属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的发明权 中国的活字印刷为何难以商业化十七、钓鱼城:世界军事要塞史上的奇迹 两个奇人铸就的神话 上帝的鞭子折断了 钓鱼城的秘密 两个技术优势十八、郑和下西洋 七下西洋概述 关于郑和舰队的编制、装备及技术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意义 郑和发现了美洲和澳洲吗?十九、珠算 珠算的来历 珠算的流传 珠算的命运二十、《崇祯历书》:欧洲天文学在东方的奇遇 耶稣会士的“通天捷径” 《崇祯历书》与欧洲天文学 《崇祯历书》与哥白尼学说 《崇祯历书》编成后的争议 《崇祯历书》与《西洋新法历书》二十一、李约瑟:一个关于中国的不能忘记的名字 李约瑟与西方科学史家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集体的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史》所受到的批评 不应误读李约瑟的学术意义 所谓“李约瑟难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江晓原教授的这本书,在谈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普及读物中,可谓别开生面,颇有特色。江教授没有像一般的读物一样,通篇赞颂我们祖先之伟光正,而是以科技史学者的功力,剖析了传统科技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以及从文化角度说明为何如此。 比如四大发明,其实颇有争议,总结来说...

评分

江晓原教授的这本书,在谈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普及读物中,可谓别开生面,颇有特色。江教授没有像一般的读物一样,通篇赞颂我们祖先之伟光正,而是以科技史学者的功力,剖析了传统科技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以及从文化角度说明为何如此。 比如四大发明,其实颇有争议,总结来说...

评分

江晓原教授的这本书,在谈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普及读物中,可谓别开生面,颇有特色。江教授没有像一般的读物一样,通篇赞颂我们祖先之伟光正,而是以科技史学者的功力,剖析了传统科技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以及从文化角度说明为何如此。 比如四大发明,其实颇有争议,总结来说...

评分

江晓原教授的这本书,在谈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普及读物中,可谓别开生面,颇有特色。江教授没有像一般的读物一样,通篇赞颂我们祖先之伟光正,而是以科技史学者的功力,剖析了传统科技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以及从文化角度说明为何如此。 比如四大发明,其实颇有争议,总结来说...

评分

江晓原教授的这本书,在谈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普及读物中,可谓别开生面,颇有特色。江教授没有像一般的读物一样,通篇赞颂我们祖先之伟光正,而是以科技史学者的功力,剖析了传统科技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以及从文化角度说明为何如此。 比如四大发明,其实颇有争议,总结来说...

用户评价

评分

高一参加征文比赛读的????本书非常坚定地认定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受制是由于集权,并加以反复强调。

评分

一本書讀懂江曉原(二)。寫得略淺,全然不是大陸通行科技史的寫法。讀者最好對科技史有一定認識,這樣方便理解本書顛覆了什麼通行認識。由於本書是入門書,所以有些觀點取自前人。如末章論李約瑟難題來自席文1982年的鴻文,而同章對李約瑟、SCC和大陸學者對SCC的反應是作者個人觀察。

评分

讲得略浅。

评分

大概可以作为一个索引随便翻翻,主要讲了一些成就的地位和意义,缺少对技术细节的描述和思想的阐发。

评分

讲得略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