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麗斯·西伯德(Alice Sebold)
美國著名作傢。1999年,將自己大學時代遭受強暴的經曆寫成《幸運》齣版,慘烈的迴憶和尖銳的話題引起巨大反響,被媒體譽為“最具潛力的作傢”。
2002年初,長篇小說處女作《蘇茜的世界》齣版,迅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1名,並連續占據榜首位置近30周。
我叫蘇茜。十四歲那年被謀殺。我的死引發瞭傢中親人的種種改變,有些改變平淡無奇,有些則付齣瞭相當高昂的代價,但我死後發生的所有事情,幾乎件件都具有特殊意義。我希望爸爸能夠為我徹夜守候,直到永遠;也希望他能放手,讓我就此成為過去。我希望凶手得到正義的審判,可是卻眼睜睜地看著他逍遙法外。睏在完美天堂裏的我,對眼前的一切都無能為力……
《骨头》里的天堂让我很向往,没有欢喜也没有悲愁,只有的是对人间的憧憬。里面有一段天堂里唱歌跳舞的描写,让人为之振奋。但是当苏茜与其他的被害者聚集在一起时,只有凉凉的秋风与广阔荒凉的田野。一片广阔。 人间中人们所想的天堂肯定是幸福愉快自由自在的生活。但...
評分外面在下雨,黑黑的夜无边,时而有路灯光从窗外洒落进车窗,冰凉地铺洒到手中的书上。 纸惨白。 故事惨白。 火车奔腾在默默长夜中,我心底飘过几声叹息,有泪水为苏西哭泣。 “1973年12月6日,我被谋杀时才十四岁……” 这是故事的开头,这句I was fourteen when I was murder...
評分9月15日,星期五,上午11点,我在纽约Penn Station火车站等同事,顺便溜达进出口处的书店,顺手拿起一本书来翻看。书的名字叫The Lovely Bones,似乎在豆瓣还是哪里见过介绍的,一直没有翻过。"I was fourteen when I was murdered on December 6, 1973."(1973年12月6日,我被...
評分也不知道只是我而已,还是其实大多数人都这样(我猜是后者),有时候冷不丁会想,假如自己现在死了,会怎么样呢?某一个她或他,在突然间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情和反应呢?会有多少人为自己的离去悲痛欲绝或者泪流满面呢?往往在这种幻想中,父母会如何反应多半不...
評分《骨头》里的天堂让我很向往,没有欢喜也没有悲愁,只有的是对人间的憧憬。里面有一段天堂里唱歌跳舞的描写,让人为之振奋。但是当苏茜与其他的被害者聚集在一起时,只有凉凉的秋风与广阔荒凉的田野。一片广阔。 人间中人们所想的天堂肯定是幸福愉快自由自在的生活。但...
不就是可愛的骨頭嘛。
评分先知道有部電影,然後纔看的小說。陸陸續續看完瞭,心酸小女孩被殘忍地殺害而凶手始終沒有落入法網,傢人失去親人後的巨大痛苦,女孩在天堂上看著人間的種種。生活本就充斥著這樣的不完美,小說的功能也不是美化生活。而這本小說用另外一種角度描述瞭這麼個故事,雖然我很懷疑靈魂和天堂的存在。
评分不就是可愛的骨頭嘛。
评分突然發現自己看瞭很多歐美推理都是女作傢的,這本跟其他幾位比起來實屬平平
评分有時候 雖然你心愛的人已經離開很久瞭 想起來還是會傷心掉眼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