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著名小说家。1957年发表《奇妙的工作》,作为学生作家开始崭露头角。1958年的《饲育》获得第39届芥川奖,被视为日本文学新时期的象征和代表。1994年,凭借《个人的体验》与《万延元年的Football》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在中国受到读 者广泛的喜爱。
作为1994年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级作家大江健三郎,十几年后的今天居然还有首次变成中文的早期小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和惊喜。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两部小说——《十七岁》和《政治少年之死》——是如何优秀。正如它们的标题所暗示的,这些作品散发出一股炙热迷幻的青春气息,那种感觉,就仿佛在夏日午后,做了一个时空回旋,缤纷而惊栗的短梦,骤然梦醒,汗水淋漓心跳如鼓,不知身在何处。
《十七岁》和姐妹篇的《政治少年之死》,比起之前读的《万延元年的足球》要好理解多了。在阅读当中,不由得想起乔治奥威尔的《1984》。 大约政治小说都比较容易理解。在这个层面上,的确大多人是以政治小说的角度去解读的——对右翼的批判,以及对天皇制的讽刺。...
评分《十七岁》和姐妹篇的《政治少年之死》,比起之前读的《万延元年的足球》要好理解多了。在阅读当中,不由得想起乔治奥威尔的《1984》。 大约政治小说都比较容易理解。在这个层面上,的确大多人是以政治小说的角度去解读的——对右翼的批判,以及对天皇制的讽刺。...
评分1960年,日本左翼社会党委员长浅昭稻次郎在东京日比谷公堂演讲时,被17岁的右翼分子山口二矢刺杀身亡。次年,大江健三郎以山口二矢为原型创作了《十七岁》及其姊妹篇《政治少年之死》。 小说的主人公“我”正值17岁,发育期的困扰与性的觉醒,使得他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产生...
评分1960年,日本左翼社会党委员长浅昭稻次郎在东京日比谷公堂演讲时,被17岁的右翼分子山口二矢刺杀身亡。次年,大江健三郎以山口二矢为原型创作了《十七岁》及其姊妹篇《政治少年之死》。 小说的主人公“我”正值17岁,发育期的困扰与性的觉醒,使得他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产生...
评分太久没有阅读除了专业书籍之外的书让我觉得自己的思考方式变成了绝望的线性,每天看IR各类paper的后果就是一大堆学者在我脑海中对历史问题指手画脚,但没有一个人敢对正在发生的现实妄下结论,真怂。再往下说估计就要开始无休止地抱怨本校研究太过理论化的缺陷(窃以为这和本科...
政治少年之死多少有批判右翼之意,但对这一事件此一人进行思考不免也是会带出这层意思的。不过吸引我的倒是小说的表现力十足震撼,对左右丝毫不感兴趣的我也提起了为之思索的兴趣心,翻译也是很好,开始关注这位译者了。顺便总觉得许金龙的翻译很一般,从看奔马的时候就这么想了。
评分政治少年之死多少有批判右翼之意,但对这一事件此一人进行思考不免也是会带出这层意思的。不过吸引我的倒是小说的表现力十足震撼,对左右丝毫不感兴趣的我也提起了为之思索的兴趣心,翻译也是很好,开始关注这位译者了。顺便总觉得许金龙的翻译很一般,从看奔马的时候就这么想了。
评分喂…那只猫的名字不管是叫强盗也好歹徒也好至少应该前后对应吧…还是同一个译者呢…不能因为翻译时间隔的远了就忘掉那个猫的名字啊…
评分一本书的鲜活性,如果仅仅是在于它的政治性。
评分"黄金联合国大厦般巨大的天皇陛下在黑暗的天空轰响着喷气推进飞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