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1909-1948)
本名津岛修治,青森县人,父亲津岛原右卫门曾任众议院议员和贵族院议员,经营银行、铁路。太宰治是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思想消沉、幻灭,不满现实的人生,几度自杀未果。一九三五年,他的短篇《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后因出版多部带有哀切的抒情作品而深受注目。一九三九年,他的《女生徒》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一九四八年,他以《如是我闻》再度震惊文坛,并开始创作《人间失格》,书成之后,旋即投水自杀,结束了其灿烂多感而又凄美悲凉的一生。
我关了电灯……只松开和服背带,就直接躺在床上。因疲惫不堪再加上喝了酒的缘故,身体软趴趴的,没多久立即进入梦乡。
不知什么时候,他竟然躺在我的身边,我默默地拼命抵死挣扎将近一个小时左右。突地觉得其实他也挺可怜的,于是放弃挣扎。
应该说太宰是我接触的东瀛文学的首批 与川端康成同时(那时候对村上春树还有种没来由的排斥感) 最早得知太宰 亦是与他自杀的悲情有关 与川端一样 可惜当时想要找的<斜阳>自始至终都无法在正规书店里看到 因此 当山东文艺出版社99年版库存的<斜阳>被某书商以低价贱卖时 予我 无...
评分使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是: “想活下去的人,不管怎么办也应该顽强的活下去,这是了不起的事,其中大概也有所谓人的荣誉吧,但我认为,死也不是什么罪过。 我这棵草,在这个世界的空气和阳光中是很难活下去的。要活下去似乎还缺少一样什么东西,能够活到今天,这已经是...
评分二十世纪以来的日本文学可谓是流派纷呈,这些流派有的溯源于欧美文学的传统流派,有的则是因为日本的国情、国民性而诞生,而这些林林总总的流派在文学风格上也并非泾渭分明,在很多表现手法、思想上都有不少契合之处。纵观诸如唯美主义、新感觉派、恶魔主义、自然主义、“...
评分“永远的少年”太宰治及其文学的心理轨迹(译者序) 太宰治的小说第一次进入中国内地读者的视野,大约是在1981年。张嘉林先生翻译的《斜阳》出现在“文革”结束后不久的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太宰文学热。尽管它似乎被淹没在了罩着诺贝尔文学奖光环的川端康成文学的翻译...
评分飞速读完了太宰治的名作《人间失格》,之所以飞速,并非因为缺少闲暇,也绝非小说乏味不堪卒读,仅仅是因为过于恐惧罢了。一部用作者的血为颜料绘制的艺术品,若仔细品味的话,不免落下嗜血的恶名。然而谁又不嗜血呢?尼采说喜欢鲜血写成的文字,谁又例外呢?于是乎我已经满目...
王家卫说梁朝伟总让他想起太宰治
评分怎么样才能理解这种软弱无力?
评分太宰治太过擅长描写绝望,难怪三岛由纪夫批判他,因为被戳中不想与人言说的阴影面。
评分休憩98th.太宰手段不凡不必多言,但在我心中即使是日本文坛他也算不上顶尖几人,原因就是戏路太窄,读几本后就可对号入座,不会有错,比起飞天遁地的三岛差不少,本书里直治就是夫子自道,上原和姐姐就是放大的维庸之妻。他的书中,男人都过着颓废酗酒的日子,而女人个个圣母病M心,令人向往
评分“姐姐,再见了。我是贵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