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澄儒学论集

李源澄儒学论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源澄
出品人:
页数:5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4
价格:12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1447888
丛书系列:二十世纪儒学大师文库
图书标签:
  • 经学
  • 李源澄
  • 經學
  • 学术史
  • 儒学
  • 论文集
  • 国学
  • 哲学
  • 李源澄
  • 儒学
  •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近现代史
  • 学术史
  • 论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源澄儒学论集》内容简介:儒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孕育于古老的中国文化,也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和社会。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私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于是形成“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的儒家学派,开启了古代中国学术文化的“轴心时代”。儒家创立伊始”即具有以六经为代表的文献体系,以“仁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以“顺阴阳、明教化”为功能的价值体系,以“尧舜、禹汤、文武”为正宗的信仰体系和以孔子为祖师的学派特征。一句话,儒学一开始便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和明显的治世功能。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布衣之身而有非凡之思,他集虞、夏、商、周优秀文化之大成,总《诗》、《书》、《礼》、《乐》、《易》、《春秋》以为“六经”’托兹旧籍,寓以“仁义”、“诚信”、“中庸”、“忠恕”之精神,创立儒家系统理论,为人楷模,垂教万世。从此之后,经过孔子整理删订的中国上古典籍,就成为儒家淑世济人的经典教材。六经(后世演绎为十三经)既是儒家觉世牖民的教典,也是历代学人阐发儒家思想、寄托慧心玄思的安身立命的经本。历代学人的智慧结晶和辛勤著述,构成了数以万计的以十三经为主体的儒学文献体系。以孔子删订六经为标志,中国前此两千五百年的上古历史得以讲明,后此两千五百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得以启迪。六经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桥梁舆指南,也是认识、研究中国上古、中古和近古历史文化所必不可少的读本和依据。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诸子概论
先秦诸子是非之准则及对历史文献之态度
荀子余论
淮南子发微
论老子非晚出书并质钱宾四先生
老子余义
老子政治哲学
庄子天学论
列子舆张湛注
法家思想之演变
读易志疑
论中庸、中正、中和及易传中庸之成书
尊孔论
周秦儒学史论
新儒学派发微
儒家德名释义
从儒学史上言孝弟义
儒学对中国学术政治社会之影响
与陈独秀论孔子与中国
儒道两家之论身心情欲
儒墨道法四家学术之比较
墨学新论
春秋崩薨卒葬释例
公羊、谷梁微序例
阐孟
戴东原原善孟子字义疏证述评
明堂制度论
读丧服经传旧说后记
读明堂位校记
先配后祖申杜说并论庙见致女反马诸义
白虎通义、五经异义辨证
小戴礼记补注叙录
郑注周礼易字举例
礼之衍变
理学略论
箴膏肓后评
姓氏余论
宗法
申吕
大小取章句书后
陆学质疑
论经学书三通
评胡适说儒
读经杂感并评胡适读经平议
论经学之范围性质及治经之途径
春秋战国之转变
漠代茂才孝廉考
汉代法吏与法律
汉官考
汉代赋役考
周末养士与周末学术
汉代大一统政治下之政治学说
西汉思想之发展
汉魏两晋之论师及其名论
论宗法政治
天人合一说探源
魏末北齐之清谈名理
东晋南朝之学风
两晋南朝之兵家及补兵
两晋南朝社会阶级考
论元魏之大家庭
元魏之统治诸夏与诸夷
北朝之富商大贾
崔敦礼之政治思想
论宋初免除僭伪诸国无名杂税诏令
亭林学术论
章太炎先生学术述要
古文大师刘师培先生与两汉古文学质疑
《论学》发刊辞
伍非百先生名学丛著序
李源澄诸子论文集序
《秦汉史》专著自序
《秦汉史》专著钱穆序
章太炎与李源证书
与陈柱尊教授论学书二
与陈柱尊教授论公羊学书
覆巨赞法师书(3通)
高中国文刍议
介绍东方学术研究社
李源澄先生著述目录
李源澄先生(1909-1958)学术年谱简编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李源澄先生著述甚丰,“所涉范围之广,所论亦颇精湛”。先生之论今古也,承廖季平先生及蒙文通先生之说而又更进,且明确提出以“经”与“经说”分别为说之论。先生以经学即是经义之学,“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为中国文化之总汇。 是先生以经学即内圣外王之学,惟于历史中求...

评分

李源澄先生著述甚丰,“所涉范围之广,所论亦颇精湛”。先生之论今古也,承廖季平先生及蒙文通先生之说而又更进,且明确提出以“经”与“经说”分别为说之论。先生以经学即是经义之学,“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为中国文化之总汇。 是先生以经学即内圣外王之学,惟于历史中求...

评分

李源澄先生著述甚丰,“所涉范围之广,所论亦颇精湛”。先生之论今古也,承廖季平先生及蒙文通先生之说而又更进,且明确提出以“经”与“经说”分别为说之论。先生以经学即是经义之学,“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为中国文化之总汇。 是先生以经学即内圣外王之学,惟于历史中求...

评分

李源澄先生著述甚丰,“所涉范围之广,所论亦颇精湛”。先生之论今古也,承廖季平先生及蒙文通先生之说而又更进,且明确提出以“经”与“经说”分别为说之论。先生以经学即是经义之学,“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为中国文化之总汇。 是先生以经学即内圣外王之学,惟于历史中求...

评分

李源澄先生著述甚丰,“所涉范围之广,所论亦颇精湛”。先生之论今古也,承廖季平先生及蒙文通先生之说而又更进,且明确提出以“经”与“经说”分别为说之论。先生以经学即是经义之学,“经学为中国文化之源泉”,为中国文化之总汇。 是先生以经学即内圣外王之学,惟于历史中求...

用户评价

评分

儒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评分

编者签名赠送,院长给我的毕业礼物...

评分

儒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评分

编者签名赠送,院长给我的毕业礼物...

评分

编者签名赠送,院长给我的毕业礼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