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书中每一章都运用了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我们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等等。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丹尼尔·T威林厄姆
1983年于杜克大学获得心理学本科学位,1990年于哈佛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心理学教授。2000年之前,其研究主要关注以大脑为基础的学习和记忆方面;2000年至今,其研究主要围绕认知心理学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 用。威林厄姆还为《美国教育家》杂志撰写《向认知科学家提问》专栏,其个人网站地址为:http://www.danielwillingham.com。
一、我们解决问题主要依赖于记忆,避免思考。(记忆力优先于思考能力) 二、上图是我们记忆的模型,工作记忆相当于cpu,是我们处理环境信息和调阅长期记忆的场所,外环境中的信息只有和已经存储的信息发生联系后才容易被记住。(我们利用已知理解未知;记忆是思考后的残留物)...
评分今天这篇文章,是对最近读的几本与“学习”相关的书做一个总结。 如果你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想深入了解,建议亲自阅读文末书单中的几本书。 01 碎片化学习到底有没有效果?这个话题一直众说纷纭。 碎片化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学习素材都通俗易懂,能让人在短时间里理解...
评分 评分先声明一下,我不是学习高手,但我一直在游泳中学游泳。 一直以来,不管是求学时代还是工作中,总有些人学习新东西特别快。“别人聪明嘛,老天爷就是不公平”成了很多人低下学习效率的一个安心,逃避的解释。当然在这里我必须承认一点,有些人确实智商高一点,“CPU”跑得比别...
每一章都是重磅炸弹,都需要反复思考和实践。
评分阳志平http://www.douban.com/note/267359148/。学学人家如何通俗易懂地普及认知心理学写作。一环扣一环,逻辑超清晰,写得真好,结语作者道出了真相。周末写书评。通过本书悟得一道:笔记、书评永远最好只是思考的副产品。总觉得“无他,但手熟尔”“积累”之类的大词不解渴,这本书终于解了我的渴,将这类大词内含的原理剖析清楚。ps内向有个用得到的地方
评分我们通过大脑思考,但我们的想法很多时候却未必是大脑想要的。在进化过程中,大脑发展出了一套弃卒保车的策略:在人体受到威胁时,大脑是首要保护的。这种原理贯穿了人类所有行为中,我们四处都可以看到自己大脑的这种明哲保身。
评分个人学习:1、背景知识很重要;2、练习很重要,一万小时理论;3、练习后的及时准确的反馈很重要;教师教学:1、如何教知识:目的性,逻辑性,意义性,概念性等;2、其他国内强调的:态度,表扬,鼓励,分层安排作业等…… 学霸与学渣的区别在于:勤奋努力程度,练习程度,挑战能力等……
评分力荐。对人脑认知原理和教学启示的阐释非常务实,连贯妥帖,直中要害。刷新了不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认识。推荐给对学习理论、脑科学以及教学原理有需要和兴趣的人,适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人。“如果我们不能将人类积累的智慧用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就太可惜了,这就是本书出版的目的。教育应该使人变得更聪明,聪明的人让世界更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