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书中每一章都运用了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我们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等等。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丹尼尔·T威林厄姆
1983年于杜克大学获得心理学本科学位,1990年于哈佛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心理学教授。2000年之前,其研究主要关注以大脑为基础的学习和记忆方面;2000年至今,其研究主要围绕认知心理学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 用。威林厄姆还为《美国教育家》杂志撰写《向认知科学家提问》专栏,其个人网站地址为:http://www.danielwillingham.com。
一、我们解决问题主要依赖于记忆,避免思考。(记忆力优先于思考能力) 二、上图是我们记忆的模型,工作记忆相当于cpu,是我们处理环境信息和调阅长期记忆的场所,外环境中的信息只有和已经存储的信息发生联系后才容易被记住。(我们利用已知理解未知;记忆是思考后的残留物)...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作者Daniel T. Willingham现任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长期研究大脑的学习和记忆机制,并特别关注这一学科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本书是一部以中小学教师为目标读者的教学参考书,其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人的思考机制并据此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案。书中的结论有些和我们的...
评分这本书我当年是在国家图书馆读的,想买的时候已经绝版了,所以从淘宝买的复印版。和国图的正版书对比,复印版书有些图片、表格会模糊,但不影响学习。 好书绝版,这实在是很无奈的事。网上的正版书价格标到300多,这种价格是针对收藏界的。对于只想从书中获得知识、见识的老师...
个人学习:1、背景知识很重要;2、练习很重要,一万小时理论;3、练习后的及时准确的反馈很重要;教师教学:1、如何教知识:目的性,逻辑性,意义性,概念性等;2、其他国内强调的:态度,表扬,鼓励,分层安排作业等…… 学霸与学渣的区别在于:勤奋努力程度,练习程度,挑战能力等……
评分好书,让我又意识到自己对教育的存在的认知偏见。以后再也不敢对类似问题大放阙词。
评分力荐。对人脑认知原理和教学启示的阐释非常务实,连贯妥帖,直中要害。刷新了不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认识。推荐给对学习理论、脑科学以及教学原理有需要和兴趣的人,适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人。“如果我们不能将人类积累的智慧用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就太可惜了,这就是本书出版的目的。教育应该使人变得更聪明,聪明的人让世界更美好。”
评分每一章都是重磅炸弹,都需要反复思考和实践。
评分1大脑并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是使你避免思考。(懒是本能)2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用记忆(经验)而非思考。3对待课业要把它们看成一系列答案。备课时,从你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入手,考虑如何提出问题。4作业要分层。5坚持记教学日记。6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7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思考意义。8让课堂充满故事性(因果,冲突,多样,角色)。9孩子的智能差异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改变。10赞扬努力,而非能力。11只有永远无所作为的人才不会犯错。12教学,必须通过练习得以提高。很多教师只是凭借经验进行教学,当他认为经验足够胜任时就不会再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因为提高自己需要练习,练习就需要付出代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