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杜甫

李白與杜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長安齣版社
作者:郭沫若
出品人:鬍楊文化
頁數:311
译者:
出版時間:2019-10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070179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郭沫若
  • 文學研究
  • 文學
  • 李白
  • 古典文學
  • 曆史
  • 杜甫
  • 中國文學
  • 詩歌
  • 唐朝
  • 李白
  • 杜甫
  • 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郭沫若封筆之作,晚年心境披露,揭示中國士人人格與仕途圓融之兩難。

作者以其卓越的考據功底和敏銳的詩人感受,曆數李白與杜甫的身世、婚姻、生活習性、政治活動、宗教傾嚮和文學創作,以及二人的交往和交遊,生動還原瞭李白、杜甫生活狀況及社會背景。

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重點不在評述李杜的詩歌藝術,而是力圖透過他們失敗的仕途生涯,揭示士人人格與仕途圓融之兩難。

作者分析鞭闢入裏,道前賢所未能道。旁徵博引,縱橫自如,語言極富詩意,觀點極富創見,妙趣橫生,是獨具典範價值的漢語學術文本。自問世以來,雖然爭議不斷,但至今研究李白與杜甫仍不能繞過此書。

著名散文傢、學者周國平說:“不管人 們對這部書 的揚李抑杜立場有何不同意見,重讀這部書,我仍由衷地欽佩郭老以八十之高齡,在連遭喪子慘禍之後,還能夠把一部曆史著作寫得這樣文情並茂,充滿活力。”

書中諸多問題的論述極富創見,引人深思。

如:李白究竟是哪裏人?

為什麼說李白不是鬍人?

為什麼李白能一生遊山玩水卻不為生計愁?

為什麼說李白既庸俗又灑脫?

為什麼說杜甫嗜酒實不亞於李白?

為什麼說杜甫信的是禪宗?

著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著名文學傢、曆史學傢、古文字學傢、書法傢、社會活動傢。

圖書目錄

一、關於李白
李白齣生於中亞碎葉
李白的傢室索隱
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待詔翰林與賜金還山
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
——安祿山叛變與永王璘東巡
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後
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
李白與杜甫在詩歌上的交往
二、關於杜甫
杜甫的階級意識
杜甫的門閥觀念
杜甫的功名欲望
杜甫的地主生活
杜甫的宗教信仰
杜甫嗜酒終身
杜甫與嚴武
杜甫與岑參
杜甫與蘇渙
三、李白杜甫年錶
附錄 《李白與杜甫》是一本怎樣的書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一次知道《李白与杜甫》是忘了在哪里看到的对这本书的批判,看完之后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其中的一些观点过于惊悚,又出自郭沫若之手。但是条件所限,一直无缘得见此书全貌。直到去年在太阳书库看到此书,马上买下。说来惭愧,短短不...

評分

意外在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红皮的老书了,77年的,老板只收了我三块钱,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尽管鲁迅文章里多次出现过的“才子+流氓”,事实上并非专指郭沫若,但是,许多人都以为指的就是郭沫若。这种误会,其实倒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郭沫若就是一...  

評分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第一次知道《李白与杜甫》是忘了在哪里看到的对这本书的批判,看完之后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其中的一些观点过于惊悚,又出自郭沫若之手。但是条件所限,一直无缘得见此书全貌。直到去年在太阳书库看到此书,马上买下。说来惭愧,短短不...

評分

李白和杜甫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然而这双子却有太多的不同,出生背景不同,人生际遇不同,诗歌风格不同,对历代文人的影响也不同,而文人对两者却总是拿来对比,评价也不同。最近有幸拜读了郭沫若先生的大作《李白与杜甫》,读来颇有滋味。 该书于1972年由人民文学社...  

評分

读《李白与杜甫》 檀作文 不记得是第几次读《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了。从前印象很不好。为的郭沫若挖空心思地贬低和糟践杜甫,看了叫人生气。我又向来鄙薄郭沫若的为人。因此,总是带着抵触的心理来读。这一回算是耐着性子,又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对于《关于杜甫》部分,还是...  

用戶評價

评分

全書讀畢,無語言感。放在整個風氣皆揚杜抑李的當時,郭沫若以近八十之歲,瞄準他眼中的“飾聖”之當代名文人,運用考史強項發動反擊,即使論時有過,也可以理解。因為他所要達到的目的,其實是藉二位詩人前後,告訴其他一起混跡紅色政壇的文人們,想同時保全詩人的人格和仕途幾乎不可能。我也推想這位不管過去有多少奉承惡跡的老人在終瞭之前,以此委婉告知其他尚在的政治文人:連古代文壇聖仙都有庸俗一麵,大傢於互相指責人格時切莫隻手指彆人。混跡官場,概莫能外。不必都以聖賢強推之,對人性多些理解寬容吧。另外,郭譯的“三吏三彆”之新詩確實不錯。

评分

大概是讀郭沫若的第一本吧。

评分

八十高齡,熱衷政治,或許更能在人生的盡頭把握好時局對人的影響,態度嚴謹有理,卻也不能犯瞭斷言的毛病纔好。

评分

從最近買的新本來看(2011年買過一本),長安齣版社真蠢真落後。

评分

重讀“經典”,細讀郭老如何“顛覆韆年偏見”。新版書噱頭不小,然而平心而論,正如郭沫若自己在《光明日報》1962年6月9日的評論中說:“這種時代殘疾,我們不必深責,也不必為他隱諱,更不必為他藻飾。”以前我覺得他是挖空心思去揚李抑杜,現在倒也覺得這本論著算是那個二元對立論時代敢於打破因襲、獨樹一幟的瞭。mark2011最後一本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