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目之事,犹恐未真。天边高悬的圆月,也许不过是隔壁投影仪打在墙上的一个幻影.
故事发生在当下的中国。主人公林宜生是在北京五道口某理工大学任教的老师,以他为中心,大学同学周德坤夫妇、好友李绍基夫妇、赵蓉蓉夫妇等八人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朋友圈。然而,在貌似平常的日常交往背后,隐没在深处的人物关系却远不似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
一边是以自由之名离开的发妻白薇,一边是在落魄时匆匆出现在生命里又匆匆离去的神秘女人楚云。眼前的琐碎是实,天边的圆月是虚;目睹的人事为假,耳听的乐曲为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庸常的人际交往在填塞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不断架空林宜生作为人存在的本质意义。
何为真,何为假?一段蝶化庄生的末世余情,来如春梦,去似朝云。标题来自德彪西的名曲,具有东方禅意的名作曲目背后,是烟霞散尽的人生迷思…
格非 原名刘勇。1964年8月生于江苏省丹徒县。1981年入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5年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调入北京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作品和著作有:《江南三部曲》《隐身衣》《望春风》《雪隐鹭鸶》《文学的邀约》等。《隐身衣》于2014年获鲁迅文学奖,《江南三部曲》于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作品被翻译成近2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虽然写的很好,但感觉有点难卖。 技巧满分,精准描绘、多线叙事、多人物刻画,很容易就抓住读者的心。技巧运用最高处再突出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一分钟再用一个“啊?难道是”样式的开放结局收场。 技巧与意境的关系,就像书里描写的中年人中空生活与美好瞬间的关系...
评分看完了这部作品,我找来了德彪西的《月落荒寺》,滴滴点点的钢琴声送来,没有欢快,没有暖意,让我首次感受到钢琴所能带来的寂寥和疏离感,仿佛一切都是轻飘飘的,听完后,心脏连着听觉,都落停在半空中,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我想这也是和这本书神韵契合之处。 拿到书后,花了...
评分中国的先锋派小说生产最旺盛的时代,是我的阅读欲望最强烈的一些年头。文学阅读的第一个直接体验,是感官的而非理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十年来都没有想过为“先锋派”这个概念思考或者寻求一个定义。这个寻求直到看完《月落荒寺》才完成。在各种纷纭的解释之中,我选择认可...
评分 评分可视为《隐身衣》的前传。格非学院派的学养依旧动人。小说不是故事,而是一个世界。格非呈现的就是,他所感知的荒凉与无奈的精神家园。
评分喜欢圆明园荒寺听古典音乐的大段落描写。有些文化小梗也非常有趣。
评分可视为《隐身衣》的前传。格非学院派的学养依旧动人。小说不是故事,而是一个世界。格非呈现的就是,他所感知的荒凉与无奈的精神家园。
评分《月落荒寺》践行了一种巴尔扎克拼图式的现实主义写法,和《隐身衣》构成巧妙的互嵌关系,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朝着与小说的叙事意图全然相反的方向飞奔而去,其结构张力正由此而生。可以说,无论是《隐身衣》还是《月落荒寺》,遍布故事细节中的那些疑惑、恐惧、犹疑和追问,最后都共同指向一个形而上的“大哉问”:“何为真正的生活”?非常非常喜欢,非常非常推荐。
评分不知道这文写了有什么意思,人物角色固化,女主人公的设置也很无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