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陳寅恪的書雖說也齣瞭不少,但以女兒的身份迴憶父母雙親,秉筆實錄自己的親身經曆、所見所聞和感受,這是第一部。質樸真摯,可以作為曆史來讀。 ——吳學昭
目錄
父母親早年的點滴舊事
父母親的婚姻及我們姊妹名字的由來
抗戰前傢居生活
抗戰期間
抗戰勝利後
母親
《也同欢乐也同愁》读讫。此书繁体横排,装帧素净雅致,附有大量照片、手迹资料。作者为陈氏的三个女儿,回忆父母双亲。以文学作品而论似无足观,其价值更在史料方面。作者名字之由来:流求、小彭(澎湖)皆为日寇所强占,陈以此为女命名,可见忧国之情怀。书中重要的内容,是...
評分以前有人对我说,女人的智慧与男人不同,女性自有一种生活的智慧,我当时只觉不屑。还曾与朋友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遇到一个如陈寅恪钱锺书一样的人,你愿意为他全心付出,忘我支持他吗?朋友说不,就算他有不世出的才华,与我何干?我当时想的是,如果真是遇到那个人...
評分书名也正适合作为评论的标题, 因为这本书更适合能在陈寅恪、唐筼哦的三个女儿的这段回忆录中与她们同乐同愁的人去读, 1、繁体横排,印装、纸张都很不错, 2、自然而然,不造作。原本有些担心书的内容,事实证明这担心是多余的, 3、相比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陈寅恪...
評分昨天中午从当当收到书,下班后数小时阅毕。 可堪称道之处: 1.披露许多珍贵的前所未见的一手资料; 2.刊载了多帧未见的照片; 3.对陈俞唐三家及其他家族的关系表述甚详。 不足之处: 1.别字; 2.许多情节失之简略; 3.49年后的事情仅在数处提及; 4.腰封很可恶。
評分陈寅恪,49年决定留在大陆,在中山大学生活20年之后逝世,是上个世纪中国社会公认的第一国学大师,然而,他完全不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象中,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与共产党有密切关系的(如郭沫若),或是共产党基于它的利益观和所谓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观筛选下的文化人(如...
很失望,和記流水賬沒啥兩樣,內容太單薄瞭。。。
评分一支樸素筆,滿紙興亡味。三星半,寫到1949年戛然而止,扣分!
评分幾個女兒的文筆真是不忍卒睹o(╯□╰)o
评分一支樸素筆,滿紙興亡味。三星半,寫到1949年戛然而止,扣分!
评分我怎麼都沒想到,親生女兒寫自己的父母,居然能寫得這麼“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