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映1949年后因台海两岸阻隔而破碎的家庭记忆史,一部生于抗日战火、长于海峡彼岸的作者个人成长史。书中记述作者历经被父母遗弃、当小和尚、逃学、偷窃、父子失和、离家出走等种种坎坷,至真至性,波澜起伏,令人动容,纵有艰难悲苦,却成从容豁达;同时追溯作者父亲逃婚、接管台大、参与保钓,父母求学日本,动荡中父母结婚与决裂,母子台海相隔及四十年后北京重聚的沧海桑田,以一个家庭的飘零经历,映照一个流离时代的初始与终结。
亮轩,台湾名作家,本名马国光,祖籍辽宁金县,1942年10月10日生于重庆北碚,五岁到台湾,成长迄今。“国立艺专”(今台湾艺术大学)影剧科毕业,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广播电视研究所硕士。曾任电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人及联合报专栏组副主任等,亦曾在世新大学教授语言逻辑、修辞学、美学等。近三十年间,连续于各大报刊撰写时评专栏。
平生善烹调,喜翰墨,嗜读如狂。曾获“中山文艺散文奖”、“吴鲁芹散文推荐奖”,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评论集等二十余部,其文字世界精彩绝伦。
无意中知道的这本书,而会看这本书的原因:一是对那段历史中个人命运的好奇,二是作者当小和尚时呆过的那座尼姑庵曾经好多次的路过。 作者提到的那条庵旁和民国时一样的路早就已经变了模样,民国的风已经吹散,也不知道今日能够看到的那座叫做寺的庵是不是保持着原貌。 作者...
评分by崔庙生 国家是很强大的,强大到可以控制历史、控制文献记录。在这种控制下,人们只能记住允许被记住的,只能知道允许被知道的,所有不被允许的,都是没有发生的。被记住的人,怎么都得是英雄、伟人,反面派也只好权作枭雄;至于大多数人、平常人的生活究竟怎样,是不...
评分 评分1、我觉着大陆版《飘零一家》这名字(副题: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太宏大了,反而原版《坏小孩》更与书的内容相贴。虽然背景是内战造成的两岸相隔,但非要把它与《大江大海》、《巨流河》列在一起的话,也是更加个人化的表达。2、读起来,我觉得书的重点并不在两岸相隔上,...
评分人们常说起命运这回事,其实父母对子女命运的宰制几乎是绝对的,然而上一辈人又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随波逐流,本身也不自由,所以我们的叹息不要来的那么深沉。父母子女之间的血脉联系,即便经过多少世事和误会的试炼,终究是那唯一可使人觉得抵得过时代巨变推人奔波流离的东西...
亮轩父子的文字,包括他的太太,我皆喜欢。
评分后三分之二,好书!《大江大海》《巨流河》都嫌虎头蛇尾,这本相反,泪洒242页。 异样人间里的人物写的尤其精彩!
评分与《大江大海》、《巨流河》列在一起的话,是更加个人化的表达
评分奇怪得很,在读到第四章之前,我都是愿意打五颗星的,结果拐到“失落的童年”,突然因为观点不一致这种很私人的事情,决定稚气地扣掉一颗星。不过说实在,和马国光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章立凡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前者的叛逆和心气。从前我老觉得离婚这事只要处理得当,给小朋友施加的也可以是正面影响。直到马先生用这么细腻的笔触写下自己从嘉陵江辗转淡水河的经历,才发现原来一颗童心,竟然也能敏感到念念不忘的程度。两岸个人历史的版图,像序言中说的,齐邦媛推出一块,龙应台也推出过一块。视角不同,良莠难说。而马先生的更贴近平凡生活得唱念做打,痛也在实处,难也在实处。
评分心酸或欢乐的回忆,那些有趣的人和事湮灭在时间里又在书中复活。不炫技的平实的写法让人很轻易就能读下来,更重要的是确实有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