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年鉴学派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的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通过梳理莱茵河的历史发展,揭示了傲骨茵河两岸民族和国家从古到今的内在因素,借此警示并预见隔河相望的法德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根据序言的介绍,原书是为企业赞助的项目所作的研究,并非学院式写作。字里行间,依稀可以感受到原文极具诗意,文采斐然。 无奈翻译实在太差。尤其后半部分,很多句子读不懂,感觉译者不太认真。 本书虽是年鉴学派大牛费弗尔的作品,却并不适合被其他研究援引、批判。总的来...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想起那些坐sbahn就能到美因茨的日子,总是在蜗居里煮速冻食品,到处捡破烂家具回家,然后在路上闲逛的时候,用莱茵兰的春风秋月自我安慰的日子,就打开读了。 序言写的很好,介绍了全书的背景,对作者的地位,生平以及本书的意义,影响都介绍的颇为详细,看...
评分根据序言的介绍,原书是为企业赞助的项目所作的研究,并非学院式写作。字里行间,依稀可以感受到原文极具诗意,文采斐然。 无奈翻译实在太差。尤其后半部分,很多句子读不懂,感觉译者不太认真。 本书虽是年鉴学派大牛费弗尔的作品,却并不适合被其他研究援引、批判。总的来...
评分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书,自然有其独特价值。 写于193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初版于1935年,再版于1953年,作者为法国历史学家。这是一部受邀作品,东家是阿尔萨斯兴业银行,这是一家业务覆盖莱茵河两岸城市的银行。初版是非卖品,有两位作者,一位侧重于地理和历史,一位...
评分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书,自然有其独特价值。 写于193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初版于1935年,再版于1953年,作者为法国历史学家。这是一部受邀作品,东家是阿尔萨斯兴业银行,这是一家业务覆盖莱茵河两岸城市的银行。初版是非卖品,有两位作者,一位侧重于地理和历史,一位...
受限于体例和时代,偶有创见但都没展开。
评分好书。1935年的应试之作却成为经典,莱茵河不是边界,不属于法国,不属于德国,它属于欧洲。这本书配合《中世纪的城市》一起阅读,相得益彰。很多人说翻译不行,我却觉得挺好的。
评分困
评分困
评分继续年鉴学派。定制款的历史书写也能做到如此程度,真是佩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