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分析了传统工业资本主义和当今处于全球化转型中的资本主义之间的重大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工作伦理已经渐趋改变;稳定的传统科层式大型企业逐步被新经济条件下的小型化企业所代替;重视熟练技艺(所谓匠人)和成就的传统价值观让位于更加注重潜能和才华的价值观;所谓的“无用的幽灵”正缠绕着专业人士和手工业工人;消费和政治的界线正在消亡。
新经济在摆脱僵化静态的科层组织的“铁笼”的同时,理应给个人提供一种新的自由模式,但桑认为并非如此,新经济带来了新的社会和情感创伤,能适应和得益于这种新资本主义文化的只是一部分人。这种新资本主义文化对个人的自我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要求来自更加简洁意义上的自我,注重潜能而不是已经取得的成就,人们必须轻视甚至放弃以往的经验,努力适应新经济的“改革”要求。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于芝加哥,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并担任学术校长(Academic Chancellor)。他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耶鲁大学讲师(1968-1970)、布兰德斯大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教授(1972-1998)。
桑内特的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艺术/音乐、家庭、观念史与身体史等,他著作甚丰,包括:《19世纪的城市》(1969)、《阶级中隐藏的伤害》(1972)、《公共人的衰落》(1974)、《眼睛的良心》(1990)、《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1994)、《不平等世界的尊敬》(2003),以及三部小说。
桑内特因其突出的学术贡献而获得许多大奖。2006年,他“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得德国的“黑格尔奖”。2008年,他因在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获得奥地利的“格尔达·汉克奖”。2009年,他因为在城市规划理论方面的杰出成果获得德国建筑学界最高奖“特森诺夫”奖。2010年,他因在社会思想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荷兰的“斯宾诺莎奖”,并在6月份获授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我对自己搞不懂得东西总会感兴趣,比如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主义。。 对,,主义,,,我想谈谈主义。。。主义是什么?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了很多冠着主义的名词,世界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军国主义,纳粹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
评分这本小书是2006年出版的作品,桑内特在书中对新资本主义的文化做出了精辟的分析。作者在无用的幽灵和消费政治上的洞察力是大师级别的,我相信这将会是所有看完书的读者的共识,就不多说了。 虽然篇幅很短,但《新资本主义的文化》在桑内特的作品中占有一个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
评分这本书没有我看《重新发现社会》那般一击即中的惊艳,作者非常善于归纳经济制度和社会构造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军事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强调军用思想在社会生活里的主导作用。最值得收藏的一点是其中驳斥了弗洛伊德对于人性的阐发,偏向马斯洛的观点:人们的自我持续发展性,与所...
评分从健全的社会续读到同一题材的这本,感觉作者在既没有说出什么是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这类一而再出现在不同章节内的符号的前提下(或是忽略深入),就展开到了这种制度下的文化和经济现象,未从根部说起 就来个“自打潘金莲从了西门官爷”,逻辑上让人很困惑。 而这类现象...
评分在新資本主義文化一書裡,Richard Sennett要說的是這樣的問題:當韋伯的鐵籠打開後,人們是否變得自由了?答案顯言不是這樣,作者認為,因為生產模式、僱傭關係,以至福利制度的轉變,責任消失、忠義不存、技能失效、一種不安的無用感彌漫,在新資本主義下要安生立命,最終還是...
对于理解当下的流行文化和组织结构都很有帮助的一本书。
评分本文基本假设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范围内短期投资的逐利者以全球化的方式摧毁了自19世纪俾斯麦建立的社会资本主义文化,一种军事化气质的层级架构体系,目前前沿行业(如IT、金融、法律、咨询等)所代表的新资本主义文化由于被视为可被移植的典范而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这种文化强调一种「自由主义」,作者巧妙的使用Ipod播放器来描述这种高度集权化、权利与权威分离,短平快的组织架构。对现代人价值观的重塑则表现在延迟满足的消逝和一种以潜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上。一本小书,分量却很重。
评分言简意赅,难得。
评分很薄的小书,但因为自己的社会学底子太差,看得比较慢。结尾提出的三种文化价值观很精彩,只是看不到实现的契机在何年何月。
评分本书堪称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洞见。1980到2010年的美国,公司的科层制转向扁平制,网络使新公司的中间部门进一步被压缩,指令从顶层直达每一个员工。雇员在不稳定、碎片化、短期化的环境中被逼以短期关系为取向,不断放弃已有经验,逃避责任和彼此冷漠是必然的理性选择。消费社会进一步堕落为无节制享乐,且被标榜成为个人自由。新教伦理在瓦解。同时作者认为韦伯对解释当下仍具有指导作用。拥有技艺和经验方能安身立命,此乃新世纪的“匠人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