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恶俗》这本新作中,《格调》的作者福塞尔以其特有的机智和尖刻的文笔,淋漓尽 致地向人们展示美国人的感知和品味的不可救药。整个社会都被浮华的空虚和美丽的垃圾所 淤塞。恶俗无所不在,从广告、银行、餐厅、交通,到思想、文学和高等院校,到处都是俗 艳、伪善、愚昧、无知和外强中干。恶俗在游荡,而人们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 刻,以愚昧为智慧,这就是大众社会的文化景观。你无可逃避,因为你生活在这样一个虚假 的年代。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1924—2012),美国作家、文化评论家、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荣休教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二战”的参战经历对福塞尔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的关注点从早期的英语文学 研究转向等级制度评论、战争研究和社会批判,且成绩斐然:《“一战”和现代记忆》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并被美国兰登书屋“现代丛书”编委会收入“20世纪100本最佳非虚构类图书”;社会批判经典著作《格调》(中文修订版2011年由我公司出版)、《恶俗》影响深远,至今常销不衰。
何纵,湖南汨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英文系,现定居皖南,从事翻译和绘画。
正式记录一下今天把这本书看完了。关于恶俗电影、恶俗酒店和恶俗航空公司的段落,实在和我所见所想惊人地相似。虽然晚了十几年,但曾在美国被称为恶俗的东西,正在这里积极地遥相呼应。P.S就在今天,我看到一则新闻。难以想象在2018年,居然有人想要翻拍 《猫和老鼠 · 真人版...
评分《恶俗》这本书在中国出得可谓是躬逢其时,现在的中国正是一个最大的恶俗事物的聚集地。从小沈阳的二人转到电视上充满的相亲派对,从各种奢侈品在国内被国内一扫而空到机场书店里的励志书籍和励志讲座,各种恶俗事件以各种档次出现了人们面前,以一种不由人不接受的姿态。...
评分中国不是世界。但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里发生的一切,虽然或多或少有一些神秘难解的色彩,但毕竟与世界的其他部分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关系。《格调》一书在1999 年的热销,说明这种关系的日趋明显和深入。 翻译《格调》时,曾有一个想写的题目,后来因为没有时间便放...
评分文/王殿银 提起“恶俗”一词的第一印象,我的脑袋里第一个闪现的就是恒源祥那条声嘶力竭的广告:“恒源祥,鼠鼠鼠;恒源祥,牛牛牛……恒源祥,猪猪猪”,等到牛年则变成了“我属牛,牛牛牛;我属虎,虎虎虎……我属鼠,鼠鼠鼠...
评分我前些日子第一次看到和瑞典环保小将格蕾塔·桑伯格有关的新闻时,就觉得她和她的背后团队与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有异曲同工之妙。 毕竟戴尔比斯为了攫取高额利润,以一句“A Diamond is Forever”将本不值钱的钻石捧到令人惊愕的天价的嘴脸,与...
比《格调》的案例更详细、更具体~
评分不如《格调》那么令人捧腹
评分不如《格调》那么令人捧腹
评分看着感觉作者在发泄似的,但我们是不是在跟着走呢,我指的是全世界的人们
评分批判美国化或曰典型现代化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所谓恶俗,本质即对自己不真诚,表演与自己本身不符的品位,包括但不限于装逼、标榜、煽情和鸡汤,把普通的吹嘘成高尚的,把自己不信的哄骗他人笃信,把平民的包装成贵族的等等。但书本身不是很吸引人,虽然很多现象在中国已经蔓延。此外,吐槽一句,我认识的一些出国党在网络或朋友圈里津津乐道的,和作者所鄙视的恶俗现象高度吻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