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之色

奢华之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扬之水,浙江诸暨人。靠自学考入三联书店,于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杂志编辑。张中行《负暄三话》为其立传。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师从孙机先生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终朝采蓝》、《古诗文名物新证》、《诗经名物新证》、《先秦诗文史》《梵澄先生》等。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扬之水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0-04
价格:9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073348
丛书系列:奢华之色
图书标签:
  • 扬之水 
  • 考古 
  • 名物 
  • 文化 
  • 历史 
  • 民俗文化 
  • 物史 
  • 艺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古人打制、插戴和收藏的金银首饰不仅是财富与艺术的合一,也因为它所具有的展示性而成为生活时尚不可忽略的一个风向标。当日工艺品的流行题材差不多都出现于金银首饰,虽方寸之地,却几乎是时代品样之聚珍。本书意图通过对这些小物件儿的寻根溯源,对组成元素的构造解析,勾画出古代饰品设计者的用心和技艺,与时代风格互动的轨迹,最终体现古代生活礼俗的真实面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如果规定这样一个设计题目:以黄鹤楼那样的宏宫伟阙为原型,制作带有庆典性质的小巧饰品,饰品的造型必须是对楼阁形象的某种艺术化再现,那么,当代的设计师们是否能够胜过没有留下姓名的宋代银匠,真的大可质疑。 历史记忆注定不会周全,更谈不上公平,很多的人、物与事都被...  

评分

觉得此书比起之前《古诗词名物新证》里谈首饰的部分,工艺说明要详尽多了!虽然不能做到逢图必配齐正侧背面 但把一些关键制作的工艺讲的比较细,因此与以往同类首饰图录拉开了很大差距! 读下来解决了很多制作上的问题。 此外,从工艺的角度来看,对日后辨别不同时期出土物也是...  

评分

鱼丽 日记里记着一笔:2012年8月18日,听扬之水的讲座《更衣记中的奢华之色》。 那日,在上图四楼,室内响着隐隐的丝竹雅乐。扬之水先生面容清瘦,穿一身褚色中式衣服,留着一头清爽的短发,显得干净利落。一开口,便是如落珠玉盘的京音,令人入迷,不由在心里荡起悠...  

评分

超喜欢扬之水啊,她的《终朝采蓝》超级棒!这是她的新书咩··?强顶!!!存钱存钱····(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评分

221页:“所谓‘铁锤儿不住敲,胶板儿终常抱’,便是现代金工艺所说的‘錾刻’,也就是近年金银器研究中惯常说到的‘锤碟(本为金字旁,打字找不到这个字)’。”这里的錾刻和锤碟应是两种不同的工艺,不能等同,该句中形容的是錾刻或锤碟,因为两者都是在胶板上固定对象,用铁...  

用户评价

评分

还不错,只是信息量没有想象中大。国人尚玉,金银器总是俗物,不入收藏家法眼,流传至今的宋代金银首饰都是窖藏或者墓葬,窖藏自然不讲究做工,墓葬又无大贵之家,纵观第一册,宋代出土品级最高也就是硕人,只怕不能代表当时金银首饰的顶峰.

评分

没写论文,又看完了。。。。图片非常好看,文字没啥可说。不过探索首饰与书画之间的关系倒是很新巧,很有意思。

评分

等待第二卷

评分

没写论文,又看完了。。。。图片非常好看,文字没啥可说。不过探索首饰与书画之间的关系倒是很新巧,很有意思。

评分

由于首饰设计在形式与纹样上往往具有传承性,因此这本书关于宋元“螭虎钗”与“项牌”的解释与展示,竟顺便地为黛玉第一次见到的王熙凤形象完成了复原的最后一笔。看着书中金螭虎钗的澄光灿灿,已经足以让人想象凤姐遍身金玉的富贵过人。实际上予人的深刻启发之一就是,那些似乎眼花缭乱的出土首饰,那些出现在古代文字中的似乎谜语一样的名物词称,如果肯下工夫,如果研究得法,往往都能找回古人倾注其中的含义,也就是说,让我们重新获得古人那样敏锐和新鲜的眼光。古装女子用双手掬起水中月影的形象,在工笔画中,在金簪头,在青花瓷上,在版画插图里,处处留影。若没有先生的一番钩沉追踪,如此诗意的成就,便会一直被我们轻率地遗忘着。书中同样发掘了“满池娇”、“庭院小景”、“春游醉归”等多种经典画题在绘画、工艺品、文学之间的灵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