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海內外著名人文學者,對中外文化有深刻瞭解。並對中國當代歷史、政治現實、文化問題的剖析,具真知灼見。文學典雅厚重,觀點引人省思。
本書收集作者近年散文作品,分為「故國篇」、「懷舊篇」、「坐隱篇」和「母校篇」。談個人情懷、傢國文化、師友憶往等。
餘英時原籍安徽潛山,生於中國天津。燕京大學歷史係肄業。一九五零年入讀香港新亞書院,師從錢穆,成為第一屆畢業生。一九五五年,被推薦入美國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取得歷史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美國密歇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教授、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美國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現為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並曾於一九九一至九二年任美國康乃爾大學第一任鬍適講座訪問教授。餘先生曾經喻稱自己對政治隻有「遙遠的興趣」,會持續觀察、評論政治,而不會參政。自一九八零年代起,餘先生發錶瞭許多政論文章,擲地有聲。二零零六年美國國會圖書館頒授餘先生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而為錶揚餘先生為史學作齣之貢獻,新亞書院聯同崇基書院成立「餘英時先生歷史講座」,以推動中外歷史文化,介紹學術新知。
餘英時,1930年生於天津,籍貫安徽潛山。香港新亞書院文史係首屆畢業,哈佛大學史學博士。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院士。曾任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教授、耶魯大學講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康奈爾大學第一任鬍適講座訪問教授和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曾獲國際多所大學的榮譽和名譽博士學位。2006年榮獲有“人文諾貝爾奬”之稱的“剋魯格終身成就奬”(the John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著有中英文著作數十種。
近年来,坊间出版了不少余英时先生的著作,且不说几年前三联书店出版的“余英时作品系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余英时文集”,即以这两年而言,就有中信出版社的《中国文化的重建》、海豚出版社的《人文•民主•思想》、中华书局的《余英时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近...
評分 評分又一本余先生的文選,其中大概一半是以前各種選集裏面收過的。 其實,我下決心買這本,主要是爲了《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一文。可惜的是,又是閹割版,第二部份“知識分子與政治權力”少了一大半,知識份子在共產黨統治下的命運,仍然屬於禁忌的話題。。。 在幾篇文章中,余...
評分中国文化中最具吸纳能力的就是道家了,它统一阴阳,覆盖东西。道德自是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艺术、宗教甚至科学都在道的名下,它们的最高境界就是“艺进于道”。这个道,大概在西语中有“taste”可近似。书中一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自觉在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的大家庭中,也...
評分又一本余先生的文選,其中大概一半是以前各種選集裏面收過的。 其實,我下決心買這本,主要是爲了《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一文。可惜的是,又是閹割版,第二部份“知識分子與政治權力”少了一大半,知識份子在共產黨統治下的命運,仍然屬於禁忌的話題。。。 在幾篇文章中,余...
可以一讀
评分沒有懷陸揚啊
评分厚重
评分該書在京東居然有賣真是齣人意料。
评分10年7月24-26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