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三十講

中國哲學史三十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麗珠
出品人:
頁數:432
译者:
出版時間:2010-8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310846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中國哲學
  • 哲學
  • 哲學史
  • 中哲
  • 張麗珠
  • *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 思想史
  • 簡體
  • 中國哲學史
  • 哲學史
  • 中國哲學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學術著作
  • 曆史
  • 通史
  • 講座
  • 國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哲學史三十講》立足於文獻基礎與齣土材料,是近數十年學界重新改寫中國哲學史的極重要新作。其觀點深刻而新穎,綱領清晰,論證翔實,文字流暢。補充瞭孔孟間百年闕佚的儒傢早期性論、老莊心靈哲學一係外的黃老道傢思想;擺脫儒傢本位,對墨傢、法傢思想意義,予以重新評價;以全新角度探索、揭櫫漢代與清代思想價值;綜論民國以來的現代新儒學。《中國哲學史三十講》作為颱灣地區廣受贊譽、影響極大的中國哲學史新著,因其重要學術價值,於2009年被颱北“國立編譯館”評選為英譯齣版重要著作,英文全譯本(Thirty Chapter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即將問世。

著者簡介

張麗珠,颱灣彰化師範大學國文係所教授。近著“清代新義理學三書”(《清代義理學新貌》《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清代的義理學轉型》),極受海內外學者好評。

圖書目錄

第一講 緒論:中國哲學的特質/1
一、為什麼難以捉摸?/1
(一)中國哲學強調生命哲學/2
(二)中國哲學語言本質上的睏難——“辯證詭辭”之運用/3
二、“安身立命”的中國哲學本質/7
(一)何謂“安身”/7
(二)如何“立命”——在有限生命申開創齣無限價值/9
第二講 孔子與儒教——用禮樂教化成就人文價值/18
一、王道政治與禮治理想/18
(一)談“禮”/19
(二)以劄經世/22
(三)後世之務力發揚禮治理想者/23
二、攝禮歸義/25
三、踐仁成聖/26
四、眾流匯歸的孔子/29
第三講 孔孟之間的儒傢早期性論/31.
一、《性自命齣》重“情”的自然人性論/33
二、《中庸》一係心性論的形上學建構/37
(一)〈中庸》與思盂“五行”說/38
(二)《中庸》“誠緻中和”的“天人閤一”思想/40
第四講 孟子挺立德性主體的心性論/43
一、“四端”與“性善”/44
二、嚴辨義利/47
三、擴充存養/49
第五講 荀子挺立知性主體的自然人性與師法強調/51
一、自然人性與師法強調/51
(一)性、僞之辨/53
(二)化性起僞/54
二、強調心知/55
(一)虛壹而靜/55
(二)積學隆禮/55
三、自然天道觀/56
四、後世之發揚“智性”論者/58
第六講 老子清靜無為的道傢思想/60
一、“道”常無為而無不為/60
(一)“可名為大”的道之體/61
(二)“其用不窮”的道之用/61
(三)“反者,道之動”——“道”之運化流行/62
二、守柔不爭的人生哲學/63
(一)破執——取消現象界的對待概念與價值成見/63
(二)“守柔曰強”的退讓之道/64
(三)“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以復歸本真/65
三、“小國寡民”的桃花源政治理想/66
第七講 莊子“與道冥一”的逍遙精神/68
一、萬物流轉,道通為一/69
二、“安時處順”、“隨遇而安”的人生哲學/71
(一)破執/71
(二)無為、無我、無用的應世之方/75
第八講 《黃帝四經》與《管子》四篇的黃老道傢思想/81
一、稷下道傢的黃老學推闡/82
二、《黃帝四經》的“援法人道”黃老政治思想/84
(一)道生法/84
(二)突齣形名觀念/85
(三)陰陽相輔,剛柔相濟/86
三、《管子》四篇“以道論法”的法哲學/87
(一)以“精氣”說“道”——道之體/88
(二)道論的政治落實——道之用/90
第九講 重實利的前期墨傢哲學/94
一、以“兼愛:’為核心思想/95
二、追求富利的經濟思想/96
(一)黜奢崇儉的實用主義傾嚮/97
(二)推崇勞動價值/98
三、“尚賢使能”的政治思想/lOO
四、餘音裊裊/工02
第十講 墨辯及後期墨傢哲學/103
一、經驗取嚮的墨子“三錶法”/103
二、墨傢論理法則/104
(一)說“辯”/104
(二)論名實/106
(三)論理法則/108
第十一講 析名辨實的名傢邏輯/112
一、惠施與“曆物十事”/112
二、公孫龍的名實論/116
(一)指物論/117
(二)“白馬非馬”論/118
(三)“離堅白”說/120
第十二講 強調“法、勢、術”治術運用的法傢思想/122
一、戰國時期的變法改革者/工23
二、韓非對法傢理論之集大成/127
(一)明利害之私——強調“自為心”的人性論/128
(二)“世異則事異”的曆史進化觀/130
(三)集“法、勢、術”思想之人成/131
第十三講 董仲舒“天人相應”說的漢代天人同構義理模式/138
一、漢初的黃老思潮與《淮南子》/139
二、董仲舒《春鞦繁露》的“天人相應”說與公羊學建構/142
(一)“人理副天道”——人道與天道的類比聯係/142
(二)王教思想與氣性論主張/148
(三)《春鞦繁露》的公羊學建構/150
第十四講 王充力破天人之學的“疾虛妄”思想/158
一、王充稱為“超奇”的桓譚與《新論》/159
二、“疾虛妄”的王充與《論衡》/161
(一)求其效驗的“疾虛妄”思想/162
(二)辨“天人感應”/164
(三)“性成命定”之先天決定論/167
第十五講 從“名理之學”到“言意之辨”——魏晉玄學的方法論建立/173
一、名理之學與《人物誌》/174
二、從“名理之學”到“言意之辨”/179
第十六講 “名士”風流的魏晉玄學(一)——正始玄學/185
一、“自然”與“名教”的衝突/185
二、王弼“貴無”的正始玄學/187
第十七講 “名士”風流的魏晉玄學(二)——竹林玄學/192
一、“禮豈為我設邪”的阮籍/193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197
第十八講 “名士”風流的魏晉玄學(三)——元康玄學/202
一、嚮秀與郭象的《莊子注》/203
二、郭象強調“獨化玄冥”的“無待”境界/205
(一)“萬物自生”的“獨化”思想/206
(二)“遊外冥內”的跡冥圓融聖人觀/210
第十九講 隋唐鼎盛的佛教哲學/213
第二十講 總說宋明理學/234
第二十一講 初期的理學傢:周敦頤、邵雍、張載/245
第二十二講 蔚為主流的二程洛學/259
第二十三講 硃熹集大成的理學思想/275
第二十四講 再創理學高峰的王守仁心學體係/295
第二十五講 “明清氣學”的思想新動嚮/311
第二十六講 清代新義理學的開展/334
第二十七講 戴震領軍的乾嘉新義理學(一)/348
第二十八講 戴震領軍的乾嘉新義理學(二)/362
第二十九講 從“變器”到“變道”的近現代化啓濛思潮/379
第三十講 民國以來的現代新儒學/401
參考書目/42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近年来读过的非常好的一本哲学史,非常精炼,尤其是清代学术史部分,对于乾嘉汉学的新义理观的描述很有见地。乾嘉考证绝非单纯的考证而已,起码一部分学者确实试图利用考证手段,建立起不同于宋儒的新义理观。义理学不等于宋学,儒学的架构下,确实存在多种义理解释。

評分

近年来读过的非常好的一本哲学史,非常精炼,尤其是清代学术史部分,对于乾嘉汉学的新义理观的描述很有见地。乾嘉考证绝非单纯的考证而已,起码一部分学者确实试图利用考证手段,建立起不同于宋儒的新义理观。义理学不等于宋学,儒学的架构下,确实存在多种义理解释。

評分

近年来读过的非常好的一本哲学史,非常精炼,尤其是清代学术史部分,对于乾嘉汉学的新义理观的描述很有见地。乾嘉考证绝非单纯的考证而已,起码一部分学者确实试图利用考证手段,建立起不同于宋儒的新义理观。义理学不等于宋学,儒学的架构下,确实存在多种义理解释。

評分

近年来读过的非常好的一本哲学史,非常精炼,尤其是清代学术史部分,对于乾嘉汉学的新义理观的描述很有见地。乾嘉考证绝非单纯的考证而已,起码一部分学者确实试图利用考证手段,建立起不同于宋儒的新义理观。义理学不等于宋学,儒学的架构下,确实存在多种义理解释。

評分

近年来读过的非常好的一本哲学史,非常精炼,尤其是清代学术史部分,对于乾嘉汉学的新义理观的描述很有见地。乾嘉考证绝非单纯的考证而已,起码一部分学者确实试图利用考证手段,建立起不同于宋儒的新义理观。义理学不等于宋学,儒学的架构下,确实存在多种义理解释。

用戶評價

评分

內容充實 結構緊湊 非常“實在”的一本中國哲學史……

评分

比較新的中國哲學史書

评分

內容充實 結構緊湊 非常“實在”的一本中國哲學史……

评分

內容充實 結構緊湊 非常“實在”的一本中國哲學史……

评分

很新的一本中哲簡史 納入瞭馮友蘭之後的很多新發現與新觀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