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史(全二册)

糖史(全二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980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9年9月1日
价格:7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254845
丛书系列:中国文库(第四辑)
图书标签:
  • 季羡林
  • 历史
  • 糖史
  • 比较文化研究
  • 社会学
  • 饮食
  • 糖的历史
  • 文化
  • 糖史
  • 历史
  • 糖业
  • 中国
  • 古代
  • 饮食文化
  • 经济史
  • 科技史
  • 农业史
  • 社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糖史(全二册),ISBN:9787539254845,作者:季羡林 编著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糖史》自序
第一编 国内编
自序
引言
第一章 飴餳餳餹
第二章 周秦至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飴餳餳餹以及甘蔗和蔗浆
第三章 石蜜
第四章 蔗糖的制造在中国始于何时
第五章 唐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618-907年)
附 关于唐代制糖法的一点小考证
第六章 宋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霜术(辽金附)(960-1279年)
第七章 元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206-1368年)
第八章 明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368-1644年)
第九章 白糖问题
第十章 清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1616-1911年)
附录一 清代糖史部分资料索引(杨宝霖制)
附录二 浅述明朝、清前期广东的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杨国儒)
第二编 国际编
第一章 第一编中已经提到过的有关第二编的内容
第二章 甘蔗的原生地问题
第三章 西极(国)石蜜
第四章 从佛典的律藏中看古代印度的甘蔗种植以及沙糖和石蜜的制造和使用
第五章 唐太宗与摩揭陀——唐代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问题
第六章 邹和尚与波斯——唐代石蜜传入问题探源
附 甘蔗何时从印度传人波斯
第七章 欧、美、非三洲的甘蔗种植和砂糖制造
第八章 南洋一带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
第九章 日本的蔗和糖
第十章 琉球的蔗和糖
第十一章 埃及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种蔗和制糖
附 有关蔗糖的阿拉伯文资料
第十二章 蔗糖在明末清前期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读《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札记
附章新疆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应用
第三编 结束语
在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方面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在这两个方面所起的作用
附录
一、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人中国的敦煌残卷
附 对《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人中国的敦煌残卷》的一点补充
二、cini问题
三、再谈cini问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还要再看一遍~

评分

这么好的书居然那么少人读过,连《甜与权力》都有那么人读过! 读季的糖史就像办一起刑事案件,先把一个个证据都摊开,然后在错综复杂里面理出犯案过程,虽然是本学术著作,但一点都不缺乏跌宕起伏,而且逻辑非常清晰,丰俭由人,太棒了。 援引也很丰富,各种小段子还可以茶余饭后随便翻翻,冷不丁的获得一点小乐趣。

评分

我郭嫌我论文写的太啰嗦,语言不简洁,让我去看老先生们写的文章……好吧 于是到图书馆借了季羡林先生的《糖史》。之前在听葛兆光老师的一个讲座的时候老师也提到了这本书,说季老先生能从这么生活化的一个小事物入手写出来这么大一部著作,足见其问题意识之尖锐以及学术能力之优秀。看完之后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ὢ・᷅ )考证详实的程度就不用说了,主要人家还会梵文,这样很多问题就只有人家才能发现、人家才能做了……你说气人不气人……文笔的话的确是简洁,能直击要害,不像我唧唧呱呱说半天都说不清想说啥,但是毕竟上世纪的学术规范还是跟现在不一样的,所以就不能效仿具体只能学习精神了。真的很经典,看完知道了糖的N种写法✌️

评分

这么好的书居然那么少人读过,连《甜与权力》都有那么人读过! 读季的糖史就像办一起刑事案件,先把一个个证据都摊开,然后在错综复杂里面理出犯案过程,虽然是本学术著作,但一点都不缺乏跌宕起伏,而且逻辑非常清晰,丰俭由人,太棒了。 援引也很丰富,各种小段子还可以茶余饭后随便翻翻,冷不丁的获得一点小乐趣。

评分

我郭嫌我论文写的太啰嗦,语言不简洁,让我去看老先生们写的文章……好吧 于是到图书馆借了季羡林先生的《糖史》。之前在听葛兆光老师的一个讲座的时候老师也提到了这本书,说季老先生能从这么生活化的一个小事物入手写出来这么大一部著作,足见其问题意识之尖锐以及学术能力之优秀。看完之后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ὢ・᷅ )考证详实的程度就不用说了,主要人家还会梵文,这样很多问题就只有人家才能发现、人家才能做了……你说气人不气人……文笔的话的确是简洁,能直击要害,不像我唧唧呱呱说半天都说不清想说啥,但是毕竟上世纪的学术规范还是跟现在不一样的,所以就不能效仿具体只能学习精神了。真的很经典,看完知道了糖的N种写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