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组合论

性格组合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再复
出品人:
页数:395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2-23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13524
丛书系列: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图书标签:
  • 刘再复
  • 文艺理论
  • 性格
  • 文学与人
  • 文学
  • 心理学
  • 文学研究
  • 艺术人类学
  • 性格心理学
  • 人格类型
  • 行为模式
  • 性格分析
  • 心理特质
  • 个体差异
  • 认知风格
  • 情绪管理
  • 自我认知
  • 性格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着重论述了文学作品中小说人物性格的二重性与多重性。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单一化,基于教化的目的,正面人物写得绝对好,反面人物写得绝对坏。这种扁平形象既脱离生活真实也背离人性真实。《性格组合论》作者对人与文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并论证了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阐述人性是极为丰富的内在世界,性格是极为复杂的心理系统。而性格运动则是一种双向逆反运动,它既是明确的又是模糊的。本书还从人物塑造的审美角度对世界小说史和中国小说史进行考察与评价,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

本书出版后反响热烈,影响深远,是1986年中国十大畅销书之一,曾获“金钥匙”奖。

作者简介

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刘林乡,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东海大学等校担任客座教授、讲座教授与访问学者。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研究员、韩国檀国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放逐诸神》、《罪与文学》(与林岗合著)、《现代文学诸子论》、《高行健论》、《告别革命》(与李泽厚合著)、《传统与中国人》、《共鉴“五四”》、《红楼四书》、《刘再复散文诗合集》、《人论二十五种》、《漂流手记》九卷等39部学术论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译成英、日、韩、法、德等多种文字。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论:关于人与文学的思考
第一节 关于人的反思
第二节 世界文学中人的观念的变迁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人的三次发现
第二章 小说历史进化的一般轮廓
第一节 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
第二节 人物性格化的展示阶段
第三节 内心世界审美化的展示阶段
第四节 性格描绘与性格探索
第三章 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
第一节 性格与性格的两极性特征
第二节 二重组合对形式逻辑排中律的反拨
第三节 美丑融合与艺术的“完美”病
第四节 性格的空间差异性与时间变异性
第五节 政治法庭与审美法庭
第四章 性格二重组合的整体性
第一节 性格二重组合的一元化
第二节 常态的二重性与病态的二重性
第三节 作家、艺术家的理性调节
第五章 性格二重组合的深层观念
第一节 性格组合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
第二节 作家在性格塑造中的深层把握
第三节 性格深层观念的哲学表述
第四节 我国新时期文学的性格深化
第六章 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命运
第一节 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及其外部对照的高低之分
第二节 对于我国文学传统的反省
第三节 对于我国性格美学观念的反思
第七章 性格组合的若干结构类型
第一节 善与恶的组合及其组合的复杂性
第二节 悲喜剧性格的二重组合
第三节 崇高与滑稽的性格交织
第四节 浪漫性的崇高与怪诞
第五节 崇高与秀美等因素的组合
第八章 性格组合的实现
第一节 性格的模糊性特征
第二节 性格组合的模糊集合过程
第三节 三种人物类属的机械划分及其弊病
第四节 模糊性格与明确性格的综合表现
第五节 作家、艺术家的感性心理结构
第九章 二重组合原理的哲学依据
第一节 个性之谜与性格的双向逆反运动
第二节 同质环境与异质环境的组合
第十章 二重组合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 人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双重欲求
第二节 两级心理对位效应
第三节 文学的人性深度
第十一章 情欲论
第一节 情欲的结构
第二节 情欲的功能状态
第三节 情欲的系统性质
[本章附录]作家对待狭义情欲的态度
第十二章 圆形人物观念和二重组合原理
第一节 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
第二节 典型共名观念与圆形人物观念
第三节 远距离观照与近距离观照
附录一 关于“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答问
附录二 关于《性格组合论》的总体构思
附录三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
附录四 学术自述
第一版后记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没有读完全书我表示很遗憾,但我是实在读不下去了,只读了三分之一。 这本书是在我父亲整理书橱时,发现并拿来阅读。看标题本以为是对人的性格组合的论述。可是没想到居然是作家笔下所创造的人物的性格组合论述。恕我愚见,不禁有疑惑,那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着虚构的人物研...

评分

《性格组合论》虽然出版较早,但却是刘再复用力最大,最为得意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为人物性格分析建立了理论模型,其后则有《人论二十五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人性诸相》、《双典批判》等作品的问世。《性格组合论》的价值在于其人性理论的奠基性,因此,这本书被选...  

评分

再复这本书出版的时间应该是80年代中期,文革的浩然、样板戏之类的文学形式统一而古板,人物性格刻画简单,正面人物都是昂扬的革命战士,高大全、金光大道,而落后分子萎缩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文学工作者希望人性回归,需要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再复是当时较早的觉悟...  

评分

再复这本书出版的时间应该是80年代中期,文革的浩然、样板戏之类的文学形式统一而古板,人物性格刻画简单,正面人物都是昂扬的革命战士,高大全、金光大道,而落后分子萎缩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文学工作者希望人性回归,需要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再复是当时较早的觉悟...  

评分

再复这本书出版的时间应该是80年代中期,文革的浩然、样板戏之类的文学形式统一而古板,人物性格刻画简单,正面人物都是昂扬的革命战士,高大全、金光大道,而落后分子萎缩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文学工作者希望人性回归,需要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再复是当时较早的觉悟...  

用户评价

评分

四百页就说了性格二重组合

评分

2014年3月21日看完,弄懂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理论书吃力

评分

2014年3月21日看完,弄懂了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理论书吃力

评分

此书不仅是文学理论之一,更是一本关于人与人性的书。人,不是“好人绝对好,坏人绝对坏”这种绝对论可以说的,人、性格、人性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本来不可分,不可切割,把人界定为界定为好人坏人、善人恶人、君子小人、贵贱等之,都是人为的结果。本书从美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探究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人物性格美学的观念,在二三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极具指导意义,对于现在如火如荼的网络类型文学的创作来说,更是振聋发聩。依刘再复的分类标准,现代华语网络小说,目前还停留在文学形式的第一个历程阶段,即以情节为作品重心的阶段,也可称为“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这个阶段的小说基本以故事情节吸引读者,以外部事件作为作品的动力,即使作品中出现一些较为吸引读者的人物形象,也都是带传奇性的,这种传奇人物,性格上基本都是类型化的。

评分

看了四个月的一本书,期间几乎看光了其中提到的感兴趣的所有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