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

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
作者:[日] 须藤瑞代
出品人:
页数:277
译者:[日] 须藤瑞代
出版时间:2010-2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08972
丛书系列:喜玛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
图书标签:
  • 女性
  • 女权
  • 性别研究
  • 海外中国研究
  • 思想史
  • 女性研究
  • 女性主义
  • 须藤瑞代
  • 女权主义
  • 中国社会
  • 性别观念
  • 历史变迁
  • 文化研究
  • 女性发展
  • 思想演变
  • 现代意识
  • 社会变革
  • 性别平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本从思想史、观念史角度考察中国“女权”概念的内涵及其变迁的著作,覆盖的时间段是1890年代后半期到1920年代。书中重点考察了清末民初女性讨论中最有影响力的梁启超的女性观,马君武、金天翮对未来理想女性的设想,秋瑾、张竹君、何震对女性在国家框架下应扮演何种角色的探索,女性参政权的论证,1910年代的贤妻良母论,梁启超与其大女儿梁思顺女性观的异同等等问题。作者认为,女权主体是在围绕女性的议论中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女权主体不是单纯生物学上的女性,而是被建构的女性形象,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围绕中国的国际关系和西方女性主义的引进两个因素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须藤瑞代,2005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学术博士)。2005~2008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现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访问学者。

目录信息

绪 论
第一节 问题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研究角度
第三节 本书结构
第一章 未来的女性与过去的女性
第一节 “女权”的出现
第二节 不缠足与女子教育:梁启超的女性论
第三节 “女权”的缺失:梁启超的权利论
小 结
第二章 拥有“人权”的“国民之母”
第一节 “女权”的传播:马君武的翻译
第二节 “国民之母”:金天翮
第三节 缠足女性
小 结
第三章 “女权”的展开
第一节 “女权”出现分歧:林宗素与陈撷芬
第二节 “尽与男子一样的义务”:秋瑾
第三节 摸索新角色:张竹君
第四节 拒绝在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女性解放:何震
小 结
第四章 与“女权”对立的言论:贤妻良母论
第一节 围绕女性参政权的论争
第二节 贤妻良母论
小 结
第五章 人权、女权和民权
第一节 人格
第二节 女权与母权
第三节 与国家分离的女权
小 结
第六章 梁启超与梁思顺:父女两人的女性论之比较
第一节 父女关系
第二节 梁启超的女性论
第三节 梁思顺的女性论
第四节 梁启超与梁思顺的“对立”
小 结
第七章 结 论
补 论 北伐时期周游中国的日本女性:竹中繁与服部升子
序 言
第一节 竹中繁与服部升子的经历
第二节 中国旅行
第三节 旅行的意义以及回国后与中国有关的活动
结 论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后写梁思顺的部分很感人~

评分

对社会性别分析范畴有所突破,从互动的国际关系角度认识女权主体的塑造过程,从思想史上考察“女权”概念的变迁。整体上看全书结构不甚合理,有拼凑之嫌。有关人权女权(c1900)母权之间关系的章节不错,女权的提出是伴随着人权诉求出现的,但女性权益有时会被迫消融在遮蔽男女不平等的“人权”叙事中;爱伦凯Ellen Kay的母性说当时影响很大,被国族主义者搬上国家复兴的议程,母权先于女权(对瑟庐母权议论中“权”字预设了“女权”对立面的分析很精辟,主张权利必然是因为认为有其他权利主体与之对抗)。须藤瑞代试图强化日本女权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认为“人权”“女权”“母权”等概念都先由日本从西方译介后传入中国,并介绍了竹中繁(其准确预测了二战的爆发)等人,但因这种意图弱化了西方和俄国对国内运动的影响

评分

终于看完了,史料翔实,思路还是有条有理。就是看得累,经常需要歇会儿才能继续。

评分

日本学者真严谨,像“我无法推测,我无法确知,不能通过材料推测出”这样的话国内学者一般很少说,不知道的直接不写好了。想起日语课上老师讲说日本的天气预报也是“明天可能全国有雨”之类的。未必同意你的观念,但很敬佩做观念史研究的啊。

评分

日本人做史料的严谨,没的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