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中国

治理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 李侃如
出品人:
页数:402
译者:胡国成
出版时间:2010-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4839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李侃如
  • 政治
  • 中国研究
  • 中国
  • 中国问题
  • 社会学
  • 政治治理
  • 中国发展
  • 公共政策
  • 政府管理
  • 社会治理
  • 制度建设
  • 国家治理
  • 治理理论
  • 现代化
  • 法治中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是作者30多年来研究中国成果的结晶。它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变革、政府管理体系、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华帝国的遗产及其式微。作者谈到孔子和儒家思想、清朝的衰落、共和的兴起.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特殊发展道路。

书中谈及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时代的政府管理方式、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邓小平时代的政府管理方式变革:1949年以后的中国管理机构设置和结构.如中央政府、县、乡等不同层级的管理体制.以及“条”、“块”管理体系等;目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如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是继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之后的又一部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重要学术著作。作者对中国的深度观察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水平。《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无论从方法论、资料运用,还是分析角度上看,都对我国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特别是美国问题研究的学者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文源自一舟书库 访问地址:http://www.guyizhou.cn/article/10616.htm

作者简介

李侃如(Kenneth Licbcrthal)(美),博士,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心主任、外交政策与全球经济发展资深研究员。曾任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和商学院教授、威廉斯·戴维斯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1998年8月至2000年,李侃如博士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部资深主任,负责美国对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政策。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言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遗产
第一章 中华帝国的遗产
中华帝制
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
皇帝
官僚
中国社会
经济
帝国的局限
帝制的崩溃
清朝的衰落
西方的挑战
清朝的回应与崩溃
第二章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
“五四”运动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从崛起到夺权
夺取政权之路
工人运动(1921~1923)
与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1924~1927)
转向农村(1929~1934)
战略性撤退:长征(1934~1935)
延安时期(1935~1947)
内战(1947~1949)
中共夺取政权道路的遗产
第二部分 1949年以来的政治与政策
第三章 毛泽东体系:理论与治理
毛泽东思想的特色
意识形态挂帅
人民意志论
群众路线
运动
斗争
平均主义
反对知识分子的做法
矛盾与统一战线
阶级和阶级斗争
自力更生
管理体制
第四章 毛泽东时代
行使权力:1949~1976年
从胜利、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
背景
初展雄风
接管时期的政治
从成功到危机:1956~1957年
“大跃进”和大倒退:l958~1961年
在复苏中日益增长的压力:1962~1965年
“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时期:1966~1969年
接班部署:1969~1976年
小结:毛泽东体制
第五章 改革年代
筹划改革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
驾驭改革政治
接班问题
高层的接班问题
接班战略
体系的接班问题
迄今的变化
攻治影响
第三部分 政治体制
第六章 政权的组织及其结果:从外部观察
正式的组织结构
中央

……
第七章 政权的组织及其结果:从内部观察
第四部分 挑战在前
第八章 经济发展
第九章 环境
第十章 国家和社会
第十一章 中国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必须承认我的孤陋寡闻。在读到李侃如的《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之前,我对费正清之后的这位“美国当代卓有成就并颇具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几乎一无所知。经张明教授推荐并读完之后,大感相见恨晚。 这本书是李侃如教授近40年研究中国的结晶,目前在美国大学里关于中国政治...  

评分

苏轼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经常被滥用来形容身在其中,因此难以对事物做出全面的认识、分析及判断等。对于象治理国家这样的庞大复杂的事情,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经常会从国外翻译一些书籍来看看在“山外”的人是如何看 “山”并得到什么结论。   前不久...  

评分

《治理中国》是吴晓波推荐的书,据说是美国学生了解中国政治生态的教科书。 这书的英文版在1995年发布,中文版在2010年出版。不用说,这类书的中文版肯定被适当删减。但当你看完的时候发现其实也还好,不外乎就是执政党从成立到执政后的那些事,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 《治...  

评分

记得前几年,有句流行的话这样说:你所站的土地,就是中国。 高中历史课本所讲的历史是死的,大字要求掌握,小字选读即可,在这个枷锁中,要想想象出大唐盛世的绚烂,欧洲中世纪的血腥黑暗,资产阶级革命的叛逆,都需要很强的框架能力和想象力。如果说想象、理解一个时代还稍微...

评分

从一个外国人的眼里看一个我们亲历感知的中国,这本身就像听一个对你有所了解的外人来谈论或者评价自己一样。《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从标题中,作者很聪明地抓住了中国近百年来发展脉络,从革命到改革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政治无非是在这两者间摇摆。“革命”,多么...  

用户评价

评分

有理论有历史

评分

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学术专著,文笔扎实态度认真(尽量中立客观),偶尔出现在叙述中的论断妙语连珠,但总体资料基本都在1996年之前,作者对中国社会的印象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穷酸态(居然煞有介事地预测“入世”的优缺点和银行问题,现在看太肤浅了),而2000年之后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达和80后一代崛起,我们从网上读过无数中国学者和(天涯)网民自己写的政治评述与历史剖析文章(当代中国是世界上变化最惊人的舞台,每10年就翻天覆地),李侃如老先生的这本书实在太太太古老和迂腐了,前半部史实太乏味,后半部理论太枯燥(只有最终的中国5个前景预测比较耐读)。如今已是亚投行和全球第二的霸气,这本书如果在90年代末读,可能会惊艳其尖锐和深刻性,但现在最多是美国学生读的过时入门书

评分

这本书也是李先生在书中那句“越变越不变”的印证。尽管有些观点事实已经过时,然而仍能从其中看到很多当今中国的现状,尤其是环保和意识形态的部分。先生最后一张对于中国拉美化的未来分析最为真知灼见。一本外国学者写著的中国研究达到如此深度和广度,已令人惊叹。

评分

第六、七章写得很不错

评分

作者对中国政治的认识很有隔膜,整个介绍很一般。就是政治体制部分稍微有点价值,因为同类的中文书介绍的都很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