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铁恐怖袭击者的内心独白;困居香港的堕落英国律师发出的濒死哀鸣,四川圣山上的老妇人变幻莫测的一生;圣彼得堡艺术窃贼精心策划的阴谋:女核物理学家返回爱尔兰的旅程……在世界的九个角落,九个角色朝着一个共同的命运飞驰,全然意识不到各自的生命正以一种迷 人的方式彼此交错、互相影响。
从这部关于爱、形而上、历史、政治和幽灵的小说中,浮现出一个有关我们共同人性的令人难以忘却的幻象,它令众人的故事比其本身更为微妙复杂;小说中那一幕幕平行生命的穿梭往还,充斥着人类生存的喧嚣、骚动、痛苦与向往。
大卫·米切尔是英国著名作家,欧美文学界公认的新一代小说大师。1969年生于英格兰伍斯特郡,在肯特大学主修英美文学、比较文学。曾在日本广岛担任工程系学生的英文教师八年。
米切尔博采村上春树、奥斯特、卡尔维诺、博尔赫斯诸大师作品之所长,自成一派,其作波诡云谲,灵气无穷。处女作《幽灵代笔》(1999)轰动欧美文学界,荣获莱斯文学奖,入围《卫报》处女作奖决选;《九号梦》(2001)入围布克奖决选,米切尔也因此书被评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云图》(2004)荣膺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和理查与茱蒂读书俱乐部年度选书,同时入围布克奖、星云奖、克拉克奖决选;《绿野黑天鹅》(2006)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青少年图书和《学校图书馆报》最佳图书称号,入围科斯塔图书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雅各布·德佐特的一千个秋天》(2010)问鼎英联邦作家奖。
米切尔小说原创性十足,为二十一世纪英语小说开启了全新的模式与风貌。2007年,以杰出的文学成就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鬼魅的叙事和妖艳的平行——评大卫.米切尔的《幽灵代笔》 文/韬子@Tower 在未读《幽灵代笔》时,还根本不知道大卫.米切尔的存在,因此对他那本《云图》和《九号梦》更是不知晓,而坊间流传的他和保罗.奥斯特一样的气质在现在看来,根本算不上一致,如果非要说有一致性的话,那...
评分1)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了一次连锁信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6个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尽管实验饱受争议且存在初始假设上漏洞,但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还是被恰当地提出来了。它又叫“小...
评分 评分先说一下第一章和第十章的关系:有人认为第十章是一场发生在伦敦或纽约的新袭击;有人认为这是第一章所描述的东京地铁袭击。后者应是正确答案。认为袭击发生在纽约或者伦敦的,多半是因为第十章的文字提到了伦敦地铁线路图、帝国大厦和夜行快车电台什么的。不过文中同样也提到...
评分自从《云图》之后,迷恋上了大卫·米切尔的小说。 当然沃卓斯基兄弟,不,沃卓斯基姐弟,不,沃卓斯基姐妹的电影也非常棒。 时隔3年才读完所有中译本,《幽灵代笔》、《九号梦》、《绿野黑天鹅》、《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 在所有的小说里,他写音乐、植物、器物,试图营造...
没有触到某的点,大概是因为某更喜欢叙事更严丝合缝且主题不是特别散的类型。故事虽然有交点但比起云图还是差了点,缺乏交响乐般的和声。但技巧的运用和模仿技都不错,但是几段故事的好看度参差不齐,有些很好看,有些实在是索然无味。翻译很不错,特别是圣山一段,几乎能构成加分项。综合考虑四舍五入到四星罢。……刚才想起来,圣山那段有点活着的风味,但不够惨所以力度不够?还是看成戏仿作会比较有意思。
评分这作者的书都像板砖。作为处女作,确实相当惊艳。能看到《云图》的影子,但在联系的复杂和微妙方面确实是没有《云图》的登峰造极。圣山那章,翻译很尽责地把口语对话都译成四川话,满篇的“啷个”“啥子事哟”,结果内心独白部分出现了“我是个老女人了。我的骨头开始疼痛……”,于是我就笑抽了。。。
评分前两章很村上,略见《云图》雏形
评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想给四星,看完我觉得只值三星,因为没有宣传得那么好,如果只是想表达一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被一根看不见的线联系着这样一个理念,那这本书也有点过于故弄玄虚了。
评分1 一鸣惊人的处女座最好用第一人称;2 地铁部分很赞,解释种族清洗和邪教发达的精神根源; 3 彼得堡和乐山部分是女性视角,涉及到性的内容也赞;4 信息量大;5 人性的复杂疑难与华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