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与人性的成长:为自我实现而奋斗》是霍妮的代表作之一,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系统批判,阐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分析学理论。霍妮是知识女性的一面旗帜,是精神分析学园地的一朵奇葩,也是女性心理学的开拓者。霍妮年轻时接受弗洛伊德派的精神分析训练,但在此后的生涯中却公然与弗洛伊德派决裂,分庭抗礼,自创门派,独树一帜。这在当时确实具有过人的胆识。
卡伦 霍妮(Homey Karen 1885-1952)
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1885年9月16日出生于德国。1913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8--1932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并创办诊所,开业行医。在此期间,霍妮由于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表示不满而离开弗洛伊德的正统学说,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女性问题和驳斥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1932年.受 F 亚历山大的邀请赴美,担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1934,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医院,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训精神分析医生。随着她与弗洛伊德正统理论分歧的增大,促使她与弗洛伊德派决裂,退出了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1941年,创建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亲任所长。1952年12月4日逝世。
《我们内心的冲突》带我认识了卡伦霍尼和他的冲突理论。《神经症与人性的成长》则是教给我面对冲突的方法。之前一直觉得精神分析是一个奇妙且有意义的领域,尝试很多次读弗洛伊德的作品。但他的部分理论让我很难产生共鸣,比如恋母情节,比如原始的性冲动。但读卡伦霍尼时经常...
评分这注定又是一本我没有能力评价、不敢妄谈评价的书。 我读得很慢,大概8分钟/页。只能读完后来写点阅读时的感觉。 这个版本的翻译仍然阅读困难,终于找到了英文版,可以对照着看,需要的留下email。
评分《神经症与人性的成长》深入透彻地分析了这样一种竞争性人格: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对于一切外在价值的雄心勃勃、永无止境地追寻荣誉、永不满足地自我要求,却从来不曾接近内心,不曾体会真实的快乐。 从儿童时期开始,由于父母养育和回应的缺陷,以及其他种种不利...
评分第一章 1 基本焦虑:当一个小孩在童年时期没能得到持续的爱时,他会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潜在的充满敌意的世界里,他会强烈的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最原始的基本焦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富人家的孩子性格更好更优秀的原因。没有了金钱上的窘迫,大部分的父母更可以全...
评分这个译本简直是错漏百出,感觉译者自己都没认真琢磨懂原著,许多术语的翻译并没有结合上下文选择恰当的措辞。给人的印象是生硬的字面翻译,而缺乏意义的融会贯通。 举个例子,“外移作用”原本应该是区分正向的和反向的,却被译者翻译成积极的和消极的。第七章的标题,...
这个版本烂到不好意思送人
评分认识自我的一本好书。
评分这个版本烂到不好意思送人
评分森田认为神经官能症人有严苛自省倾向,而霍妮认为神经官能症有理想化,自我攻击的倾向 两者本质都是追求完美理想主义型人格 考恩认为他们太看重社会性自我而不重视本我,不够爱自己(多问问自己的感受,确保内部的满足感,跟承担外部赋予我们的责任一样重要) 人要实现自己,只有认同自己,爱自己但不把自己理想化,有悲伤但不能把感情隔离,爱他人但不依附他人 被抑制的自我/无自我/社会认同/高道德感/自我贬低(低自尊)/自我攻击/严苛自省 这种自我贬低是由强有力的禁忌来维持的,不准许他逾越他为自己规定的狭窄的范围,自以为是对自己高要求,取得道德上的优越感 东西方社会的个体自我构建的文化根源不同 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背景下的自尊/尊严等个人情感都是以个体感受作为发源点,而中国社会讲求的是“大和谐”、社会协同、集体利益
评分这个版本烂到不好意思送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