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博士
1930-1946年间任巴黎大学教授。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奠基人之一,和巴登斯贝格齐名。《比较文学论》(1931,巴黎)是第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著作,多年来一直是比较文学的入门必读书。梵·第根学识渊博,著书颇多,除《比较文学论》外,其他主要著作还有,《莪相在法国》(1917)、《莎士比亚在欧洲大陆》(1947)、《欧洲文学中的浪漫主义》(1948)等,这些研究专著可以视为其使用影响研究方法,进行比较文学探索的成功范例。
《比较文学论》主要内容简介:20世纪初,独立的比较文学学科诞生不久,就遭到来自多方面的批评。反对派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1866~1952)为代表,他“在各种场合用种种不同的沉重打击”试图将比较文学“打得几乎片甲不留”(李达三语)。然而,比较文学却在一片诘难声中依然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并形成学术史上第一个学派(“法国学派”)。该派提倡一种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因此亦被称为“影响研究学派”。法国学派深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崇尚文献考据,表现出严谨的学术风格。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即研究多局限在欧洲文化系统内部,研究对象也囿于有实际联系的两个国家的作家作品。维尔曼、戴克斯特、巴登斯贝格、梵·第根是早期法国学派的杰出代表。其中,前三位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而梵·第根则是法国学派理论方面的集大成者。
第一部 比较文学之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名称;别称;意义 原始意义,至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的超国界论和比较文学的最初论文 有利的或有害的影响。由于书籍和由于教学而获得的进步。 第二章 进步与论争 戴克斯特(由事实确证)-新的推动 倍兹(《比较文学目录》)-考...
评分第一部 比较文学之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名称;别称;意义 原始意义,至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的超国界论和比较文学的最初论文 有利的或有害的影响。由于书籍和由于教学而获得的进步。 第二章 进步与论争 戴克斯特(由事实确证)-新的推动 倍兹(《比较文学目录》)-考...
评分第一部 比较文学之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名称;别称;意义 原始意义,至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的超国界论和比较文学的最初论文 有利的或有害的影响。由于书籍和由于教学而获得的进步。 第二章 进步与论争 戴克斯特(由事实确证)-新的推动 倍兹(《比较文学目录》)-考...
评分第一部 比较文学之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名称;别称;意义 原始意义,至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的超国界论和比较文学的最初论文 有利的或有害的影响。由于书籍和由于教学而获得的进步。 第二章 进步与论争 戴克斯特(由事实确证)-新的推动 倍兹(《比较文学目录》)-考...
评分第一部 比较文学之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名称;别称;意义 原始意义,至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的超国界论和比较文学的最初论文 有利的或有害的影响。由于书籍和由于教学而获得的进步。 第二章 进步与论争 戴克斯特(由事实确证)-新的推动 倍兹(《比较文学目录》)-考...
2014.12.4~12.7 看的第一本比较文学论著
评分奠基之作。确定原则和方法。经过路线的起点、终点和媒介,提出三个方向:流传、渊源和媒介。 重点在流传,论述文体、题材类型和文学原型、宗教哲学思想,美学原则等诸多以“文学假借性”为共同因子的文学事实。自我感觉道德权重被低估。 单向、辐射、聚焦、圆形的影响。印象、笔述和口传,个人或集体的源流。媒介以批评/翻译和环境/个体展开。但没有注意到意义再生和符号转换得变异过程 可窥科学考据、实证分析和法国中心主义。也顺便理解梵第根对主题学(最没文学味的)、目录学还有札记片狂热了…… 历史遗留问题·国别界定要么将研究引入文学史的泥沼,要么让比较基础抛弃政治地缘/国家,投向文化语言环境/民族。渊源学是以运动学方式还原非时间性的文学创造活动。与其说影响研究是“国际文学关系史”,倒不如说是“影响”的贸易往来
评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经典。
评分a little bit out of date
评分二十多岁看一遍算,还是书读的不多,基本的世界文学史必读书目都未读得全,比什么,怎么比,反正我是不会先猴急做比较,我要先爬书,先读得有点底气吧,不然都是工程而已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