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里拉,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都授,著有《维柯:反现代的创生》》(1993年),编有《新法兰西思想:政治哲学》(1994年),《以赛亚•伯林的遗产》(2001年)。
邓晓菁,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硕士,现在某出版社任职。
王笑红,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博士生,上海三联书店编辑。译有《西方法律思想简史》、《言词而已》等。
当思想被激情左右,知识分子还可靠吗?
《读书》、《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国际先驱导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纽约书评》推荐阅读。
知识分子一定是照亮公共空间的火焰吗?理想主义的人要失望了。以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福柯、德里达等人的生平行藏为据,马克•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激情或时代风潮所迷惑,这些智识丰赡、影响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虐政治制造的人类苦难,或拒绝承认、或文过饰非,甚至视而不见。历史行而无远,本书恰似一记幽微的钟声,既敲响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也提示社会公众保持必要的警惕。
施京吾: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不论我们生存于怎样的时代,总要和政治发生林林总总的交集,一个普通人的政治态度、政治选择往往难以引人注目,但知识分子则大不一样,他们一旦表达出某种政治倾向,就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因此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马克•...
评分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作为芝大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马克•里拉的理解力远超一般学者水准,相比约翰逊的《知识分子》和罗杰斯的《行为糟糕的哲学家》两本满足现代受众偷窥癖的读物,《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一书中显示出宽厚而严肃的同感力。正因如此,他被雅斯贝尔斯出于哲学...
评分时下,我们的知识分子纷纷向政治看齐,不愿意坐在书斋里做点学问,近期的经济学家的是非争论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中,马克•里拉对欧洲的知识分子进行了解读,但这对于我们的知识分子如何处理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作者在...
评分●阅读前的准备 所谓准备,并不是要求你对于《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一书中所涉及的六位知识分子(分别是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福柯、德里达)的日常生活、学术理论、政治参与有多么全面的了解,而是要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既不是他们学术理论的脑残粉,亦不是他们...
评分施京吾: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不论我们生存于怎样的时代,总要和政治发生林林总总的交集,一个普通人的政治态度、政治选择往往难以引人注目,但知识分子则大不一样,他们一旦表达出某种政治倾向,就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因此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马克•...
可否简单地说造成reckless mind的原因是书中所举的各位老师的人格缺陷以及更主(重)要的知识缺陷?
评分作為一個政治哲學的外行人,從專業性的角度來講,花一天讀這本書和花一個月的效果是一樣的。外行終究是外行。推薦的理由不在於我從裏面得到了多少我從前不知道的東西,而是這個可以引發人們深深思考的話題。即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知識份子,在遇到政治時依然可以變得非常意外。
评分慎入。。读过之后对所涉及的大湿们通通无爱了。。。
评分翻译确实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之处,但是这本书确实很值得一读,至少要好好读读结语
评分知识既不能提供任何道德担保,也不能提供任何政治担保。知识(knowledge)来源于know(知)和edge(边界),有“知识”的人更应该知道“知”的“边界”,或者说思想与知识自身的有限性。一部分知识分子如此热衷于对自己的同类进行“审判”,也算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自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