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上世纪三十年代,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随同第二任丈夫马克斯·马洛温前往中东地区,在当地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于是,阿加莎决定利用闲暇时间,把自己看到的风土人情和趣事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记录下了来。诚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本书”是一份爱的劳作”,串联其中的是令人捧腹的生活插曲,是鲜活的人物形象,是逝去的美好时光……本书是随笔集。
(分2次读完,一次在回家的地铁上,然后就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因为非常痛恨自己坐在电脑面前无耻的浪费有限的时间,所以拿着书就去图书馆了。结果在安静的图书馆要不停的抑制自己爆笑的声音。) 这本书,如果不告诉我们发生的背景,就和刚刚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我很惊叹的...
评分刚读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是一部低俗的所谓励志书,看来是我浅薄,其实是一个作品曾风靡全球的侦探女作家与其考古学家的丈夫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中东参加考古发掘后写的一本随笔。之所以有这个书名,是因为作者回到伦敦后,频繁地被好友们问起“告诉我们,在哪里,你们怎样生活...
评分翻出了一只旧USB里隐藏的2012年写的这段书评,读起来还挺逗,就贴在豆瓣上吧! 这几天的睡前读物是《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真不知道如果没有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阅读生活该少多少乐趣。除了舍不得看完的80多本推理小说,还有这么一本难以归类的小书。 这本书写于她四十...
评分最后那句话记忆最为深刻。“不是逃进往昔,而是用不仅过去存在,而且现在依然存在的不朽的东西来冲淡今日的辛苦和悲伤。” 需要那么长的评论么 需要那么长的评论么 需要那么长的评论么 需要那么长的评论么 需要那么长的评论么 需要那么长的评论么 需要那么长的评论么 需要那么...
评分我从来没有看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以前试图看某本英文原版,由于英文看起来太吃力又搁浅了。但是,看完这本书,我喜欢上她了。我喜欢了一个侦探小说家,居然是因为她写的游记! 每天下班回家的途中,站在地铁的候车台,我默默把它从包里掏出来,让它帮助我打发掉等车的时...
事先声明,给四颗星大部分的原因都在于作者是阿加莎,如果换了别人,这种散记我未必能看下去,甚至都不太可能会翻开。本作和日记没有多大的区别,各种细散的小事,琐碎、恬淡、真实,阿婆的可爱之处表露无疑,她的大小姐脾气,她爱用感叹号,最重要的是,她对生活的热爱。感谢小阿婆14岁的那个男人,给了她这样的生活。这不是什么小说,不是生活的附属品,不是女王的奇思妙想,这只是一个女人自己的生活,写给自己的记录。(这本书的署名,她难得地用了“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洛温”)——这真让人高兴。
评分阿婆的文字就是不一般
评分那个年代,欧洲人对埃及,对美索不达米亚的兴致还真是高涨
评分这分明是Agatha in Love.
评分阿婆在推理小说之外的另一面 穿行在古老地层和文明之间 瞧着异国他乡的人们 文笔琐碎而细腻 嗯 读太快了 有些感觉或许没体会到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