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威尼斯随笔》是布罗茨基对于威尼斯这个最美丽的城市所描绘的最为机智、优雅而又迷人的肖像,将这个城市的每个侧面尽收笔端,从她的航道、街道、建筑,到其政治和人民、风土人情乃至传统美食,将威尼斯自然与人文方面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已经成为布罗茨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与他的血肉不可分割。《水印》是20世纪所有有关威尼斯的记述中最为优美而又经典的一部,是布罗茨基唯一单独成书的散文作品,也成为诗人销量最大、译本最多的文学作品。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生于1940年的列宁格勒,布罗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他的大部分诗歌成就也是用俄语完成的;1972年,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 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诚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给出的自我认知:“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 1986年,布罗茨基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悲伤与理智》,散文《水印》等。
在托马斯•曼创作的小说《死于威尼斯》问世,以及意大利名导演维斯康蒂将其视觉化为美轮美奂的同名电影之后,很难想象还有哪一部写威尼斯的文学作品可以超越《死于威尼斯》。偏偏俄裔美国诗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不信这个邪,写出了独具一格的长篇散文《水印—...
评分是从袜子那里得知布罗茨基竟然葬在威尼斯,偶然之下搜到他这本写威尼斯的小集子,先看到了友邻对翻译质量的吐槽,再加上最先出版的是意语版,干脆去书店买了意语版的来看,顺便对照看翻译到底糟糕到什么地步。题目沿用 昧拾金公爵 的译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065...
评分(刊于《文汇报》2017年2月28日文艺百家,发表时有较多改动) 文/俞耕耘 约瑟夫·布罗茨基动人处,或许可用一句话形容:一分为二的人生,合而为一的况味。前半生在苏联,晚年居于美国;一边是俄语诗,一边是英语散文。我甚至觉得,生活之于他,就像一则玩笑,一首疼痛的讽谕诗...
评分《水印·魂系威尼斯》:在这本书中,布罗茨基说他对这部电影没什么要说的,这便是我看《魂断威尼斯》这部电影的起点。看完后,我同意布罗茨基的说法,那是因为关于艺术与历史、艺术与道德、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精神,以及艺术与美之间的关系,在散文集《悲伤与理智》中,他的立场...
评分约瑟夫•布罗茨基的书,怎能不读?《小于一》和《悲伤与理智》。读完,纵然有千言万语,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名字,在阅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以致,阅读时总觉得自己并没有读懂他的书。 《水印》有一个副标题,叫“魂系威尼斯”,暗示读者这是...
阴天读这书很贴切,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漫游记更合适。
评分“美在低温下也依然是美。”
评分不如刘文飞翻译的布罗茨基
评分第一条译注就说意大利语都会用仿宋体标出,结果全书一个仿宋体都没有,这实在是太拆烂污了。+1
评分威尼斯的冬天,扫去一切枯萎的绿色,那些个人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