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威尼斯随笔》是布罗茨基对于威尼斯这个最美丽的城市所描绘的最为机智、优雅而又迷人的肖像,将这个城市的每个侧面尽收笔端,从她的航道、街道、建筑,到其政治和人民、风土人情乃至传统美食,将威尼斯自然与人文方面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已经成为布罗茨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与他的血肉不可分割。《水印》是20世纪所有有关威尼斯的记述中最为优美而又经典的一部,是布罗茨基唯一单独成书的散文作品,也成为诗人销量最大、译本最多的文学作品。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生于1940年的列宁格勒,布罗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他的大部分诗歌成就也是用俄语完成的;1972年,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 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诚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给出的自我认知:“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 1986年,布罗茨基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悲伤与理智》,散文《水印》等。
威尼斯,又叫希罗尼希玛或者希罗尼,水城。每到一月份游人散去之后,这座城市才完完全全属于老旧城区里的市民。冬季潮湿清冷的气候很多人外乡人都不喜欢,但是布罗茨基在十七年间频繁回到此地,甚至有大段时间居住在这里。在每年的圣诞节前后,带着他的装满书的皮箱。他把俄国...
评分在托马斯•曼创作的小说《死于威尼斯》问世,以及意大利名导演维斯康蒂将其视觉化为美轮美奂的同名电影之后,很难想象还有哪一部写威尼斯的文学作品可以超越《死于威尼斯》。偏偏俄裔美国诗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不信这个邪,写出了独具一格的长篇散文《水印—...
评分是从袜子那里得知布罗茨基竟然葬在威尼斯,偶然之下搜到他这本写威尼斯的小集子,先看到了友邻对翻译质量的吐槽,再加上最先出版的是意语版,干脆去书店买了意语版的来看,顺便对照看翻译到底糟糕到什么地步。题目沿用 昧拾金公爵 的译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065...
评分本书最早问世的版本是意大利语版,叫Fondamenta degli Incurabili,俄语版名为Набережная неисцелимых,两者都是“无可救药者沿岸街”的意思,此街位于威尼斯主城区最南端(现名Fondamenta delle Zattere),因黑死病医院而得名,而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另一...
评分约瑟夫•布罗茨基的书,怎能不读?《小于一》和《悲伤与理智》。读完,纵然有千言万语,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名字,在阅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以致,阅读时总觉得自己并没有读懂他的书。 《水印》有一个副标题,叫“魂系威尼斯”,暗示读者这是...
布罗茨基真是会写,冷光里笔调轻逸,跳跃闪回挥洒自如,幽默嘲讽里又隐含万千感慨……
评分翻译令人遗憾,更遗憾的是本来就不适合但却经常被放大印在封面上的布罗茨基大脸
评分第一句就译错了。
评分布罗茨基真是会写,冷光里笔调轻逸,跳跃闪回挥洒自如,幽默嘲讽里又隐含万千感慨……
评分第一条译注就说意大利语都会用仿宋体标出,结果全书一个仿宋体都没有,这实在是太拆烂污了。+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