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文艺复兴研究三论

西方学者文艺复兴研究三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贤宗
出品人:
页数:253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231325
丛书系列: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文艺复兴
  • 艺术史
  • 西方
  • 欧洲史
  • 建筑史
  • A西方艺术史
  • 123456
  • 文艺复兴
  • 学者研究
  • 西方思想
  • 历史发展
  • 文化演变
  • 学术探讨
  • 人文精神
  • 思想史
  • 艺术史
  • 哲学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西方学者文艺复兴研究三论》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三位著名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维特科夫尔与沃尔论述文艺复兴艺术的三部著作。潘诺夫斯基的《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论证了文艺复兴概念本身及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维特科夫尔的“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是一部建筑图像学著作,着重论述了阿尔贝蒂和帕拉迪奥的建筑理论和实践。沃尔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风格问题》则重新定义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风格,强调了文艺复兴艺术的装饰性。这三部著作为我们多方位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史提供了颇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简介

本书阐述的对象是20世纪的三部艺术史著作,潘诺夫斯基的《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鲁道夫·维特科夫尔的《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和海尔姆特·沃尔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美学思想:对风格的重新思考》,第一部是研究文艺复兴观念的伟大杰作,第二部是研究文艺复兴建筑史乃至西方建筑史首选的必读书,第三部则是讨论文艺复兴艺术风格问题的新作。其中潘诺夫斯基和维特科夫尔乃学界巨擘,而沃尔则不大为人所了解。虽然他们的研究对象不尽相同,但都对文艺复兴艺术提出了独到而精辟的阐释。

目录信息

导言(1)
一、文艺复兴观念的起源与发展(1)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6)
三、本书的讨论范围(8)

Ⅰ 西方艺术中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
第一章 文艺复兴——自我定义还是自我欺骗(15)
第一节 复兴观念的演进(15)
第二节 视觉艺术中的回归古典与回归自然(19)
第三节 自我意识还是自我欺骗(25)
第二章 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28)
第一节 加洛林文艺复兴(28)
第二节 12世纪的前文艺复兴与前人文主义(30)
第三节 形式和内容的分离与统一(35)
第三章 意大利14世纪绘画及其对欧洲其他地区的影响(41)
第一节 透视法的历史(41)
第二节 现代空间的出现(44)
第三节 杜乔与乔托对北方绘画的影响(47)
第四章 15世纪古代的复兴(50)
第一节 雕塑、建筑与绘画中古典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发展(50)
第二节 人文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55)
第三节 15世纪的古典影响(59)
小结(62)

Ⅱ 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
第一章 集中式教堂与文艺复兴(67)
第一节 阿尔贝蒂的理想教堂方案(67)
第二节 后期建筑理论中的集中式教堂(70)
第三节 布拉曼特与帕拉迪奥(73)
第四节 集中式教堂的宗教象征意义(76)
第二章 帕拉迪奥的建筑原理(78)
第一节 帕拉迪奥的教育背景(78)
第二节 帕拉迪奥的建筑实践:别墅、府邸与公共建筑(81)
第三节 帕拉迪奥的教堂立面思想的起源(86)
第三章 建筑中的和谐比例问题(89)
第一节 维尼亚教堂的柏拉图主义设计(89)
第二节 比例中项与建筑学(91)
第三节 阿尔贝蒂比例的产生(95)
第四节 音乐和声与视觉艺术(96)
第五节 帕拉迪奥“赋格曲的”比例体系(99)
第六节 摆脱建筑学中的和谐比例法则(102)
小结(109)

Ⅲ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风格问题
第一章 写作背景(115)
第二章 对风格的重新思考(125)
第三章 装饰风格(131)
第四章 浮雕感与透视法(139)
第五章 装饰古典风格(148)
第六章 材料与装饰(154)
第七章 装饰风格的变化(163)
小结(169)
总结(170)
附录1:马格里特·金的三种类型文艺复兴(174)
附录2:约翰·奥奈安斯论如何倾听盛期文艺复兴美术(182)
附录3:解读文艺复兴:关于一种综合法的建议(209)
附录4:彼得·伯克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感(219)
主要参考文献(247)
后记(25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年代居然还有这样出书的,我还以为里面是翻译了潘诺夫斯基等学者的三篇专论,结果是翻译了全部目录,然后读后感和原文内容糅合在一起放在每一章节下。出版的时候就这样保持着原目录,我差点因为目录买了,本来是想看潘诺夫斯基那篇文章的。里面的内容也是就把作者原意解释一遍再加上自己观点,后记还写着“笔者力求保证原作思想的纯正性,而本人的观点仅在与材料之选则,其中脚注部分基本上与原著保持一致,在注释内容和形式上不做修改。”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评分

2016.3.8

评分

主要阅读潘氏的文艺复兴与历次复兴。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关系,潘氏的阐释是一个不断融汇分离渗透分化并且调和差异至最终抵达乔托杜乔的稳定结构的过程,所谓的复兴并非是一个回归的过程而是一个上升的过程(有别于中世纪衰落论)。回归古典与回归自然的交互作用,古典形式和哥特式的共存互惠,都是无法用断崖式下跌再凭空而起的复兴古典来定义的。南北两边的差异,潘氏以“前文艺复兴”与“前人文主义”两种运动来弥合,构成古典形式与古典主题内容的互相补充,但北方在不断接近原典中与古典形式渐行渐远,南方吸纳了北方前人文主义将再现艺术发展得日益完备。第三章的内容与早期尼德兰绘画的导言有相似之处;古典形式在罗马式中废除在哥特式中得以恢复也可以在讨论北方绘画中的建筑里看到共通性。历次复兴这一点非常重要。

评分

这个年代居然还有这样出书的,我还以为里面是翻译了潘诺夫斯基等学者的三篇专论,结果是翻译了全部目录,然后读后感和原文内容糅合在一起放在每一章节下。出版的时候就这样保持着原目录,我差点因为目录买了,本来是想看潘诺夫斯基那篇文章的。里面的内容也是就把作者原意解释一遍再加上自己观点,后记还写着“笔者力求保证原作思想的纯正性,而本人的观点仅在与材料之选则,其中脚注部分基本上与原著保持一致,在注释内容和形式上不做修改。”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评分

2016.3.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