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李炜最新作品,把艺术史写成艺术本身。
富于诗性与才情的文字,配以精致优雅的装帧,带来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美感。
《孤独之间》是一部别具一格的西方艺术史。十位大师的命运、百幅名画的阐释、三千年西方艺术的简史,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满艺术性的展现。作者李炜以其富于诗性与才情的文字,别出心裁的文本架构,配以艺术史上最为经典的画作,将繁复的艺术史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人物逸闻,涉及拉斐尔、乌切洛、波希、委拉斯凯兹、修拉、席勒、德拉克罗瓦、波丘尼、马列维奇等艺术大师,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直到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时期,将三千年间的流派与演进包容进举重若轻的优美文字中。不同于以往艺术史著作的惯用体例,李炜随主题而变换叙述方式,完成了一部充满个性色彩的艺术著作。
李炜,著名美籍华裔作家。作家曹又方之子,清末南粤状元梁耀枢之后。撰写了大量横跨文学、哲学、音乐、艺术领域的文章,被公认为“创作才子”以及“华语创作界独特的孤岛”。曾被余光中先生誉为“一位才学出众的书痴”,夏志清先生也曾被其“读书之广博通达所惊奇”。由于其渊博涉猎和独到识见,加之以荡漾着音乐感的文字,近年来愈发受到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虽然在大卫·霍克尼眼里,绝大多数当代艺术家都摆脱不了毕加索的影响,但以毕加索最负盛名的几幅作品(《亚维农少女》、《格尔尼卡》、《梦》)观,他的作品并非那种外行都能一见倾心的直观的美。反倒是毕加索早期的作品更加雅俗共赏——恰到好处的色彩把握、信手拈来的光影效...
评分《孤独之间》是李炜的第九本书,与此前的很多集子类似,他关注的依然是人,是那些肩负天才的人们在生活与历史中的沉浮遭际。如果说《反调》讲的是那些被大众忽略的天才,《嫉俗》讲的是那些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天才,《孤独之间》讲的则是那些难以评论的天才。 《孤独之间》的副标...
评分说到艺术,我们总会收获不同的态度。多数门外汉在艺术门前望而却步,畏葸不前;一小撮爱好者就勇敢得多,逛展览不忘品头论足,口若悬河,貌似资深;骨灰级人士除此还热衷收藏,并乐此不疲。艺术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与大众绝缘。但,艺术并不高冷,它孤傲的外表下,藏着...
评分邂逅李炜的文字,是在《书城》上,一篇卡拉瓦乔,元神饱满,兴会淋漓,与时下写法迥然有异,读来心折不已。此后,我亦写了一大篇卡拉瓦乔,同样发在《书城》上,种种援引,种种考证,估计被李炜写活了的卡拉瓦乔,在我笔下,翻个身,又死了。才子文笔与学究讲章的异若霄壤,就...
评分在我们眼里,艺术家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要么既是天才又是疯子。但其实在西方美术史的很长时间里,包括绘画、雕塑之类的艺术曾经都只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活。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开始正视艺术的创造性,特立独行的天才们纷纷横空出世。 谈及“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比之...
一本包装出来的书,文艺青年随便翻翻是可以的,完全不建议专业学生阅读,还不如蒋勋……
评分好看。
评分与那些入门级教程式的某些畅销艺术人文书籍相比,李炜是从字里行间、史料、性格、乃至他本人的精神出发,来诠释史上著名的、以及被忽略的艺术家和艺术品。
评分与那些入门级教程式的某些畅销艺术人文书籍相比,李炜是从字里行间、史料、性格、乃至他本人的精神出发,来诠释史上著名的、以及被忽略的艺术家和艺术品。
评分艺术史这样写很有点不羁的意思。诚如惠斯勒所说:缺乏勤勉的人生是种罪行,缺乏艺术的勤勉则是种暴行。李炜的博闻强识恰好拥有极富艺术魅力的勤勉,与所有的保守板滞、迂腐僵化划清界限,拓宽知识的广度,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