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席勒
出品人:
页数:175
译者:范大灿
出版时间:1985.9
价格:1.20元
装帧: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学
  • 席勒
  • 艺术
  • 【德】席勒
  • 西方哲学
  • 人文
  • 理论
  • 马美
  • 审美教育
  • 哲学思考
  • 艺术修养
  • 人文关怀
  • 情感表达
  • 创造力培养
  • 美学原理
  • 生活美学
  • 教育理念
  • 精神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席勒的美是独立的,区别于理性、道德。席勒认为美与道德不相容,道德是运用纯粹理性的规定性,美是运用自然的规定性。他认为美不能产生真理和智慧。美是现象中的自由。审美是将一切事物看做本身的目的。 席勒认为美是对心灵的一种调节,艺术的作用是使心灵得到协调,防止各种心...  

评分

岁月流逝,但有些阅读体验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记得那时才十八九岁,刚进大学,在那满怀憧憬而又懵懂彷徨的青春岁月里,开始思考起人生的价值和方向。有三本书对自己今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席勒的《审美教育...  

评分

*汉文系作业(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而且还有借鉴别骂我求求惹) 席勒在《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提出创作的两种方法:朴素的、感伤的。席勒认为所谓朴素,是指淳朴的自然状态,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这种表述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体现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  

评分

序P2:唯有通过游戏性的审美,才能改变人的异化状态,弥合人性(感性与形式冲动)的分裂,达致人性的完美。 主张通过艺术和审美活动把人从工具理性中解放出来。 第四封信: P8 理性的法则通过不受诱惑的意识而铭记在人心中,自然的法则通过不可泯灭的情感而铭记在人心中。道德...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太棒

评分

哈贝马斯:这些书简是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席勒用康德哲学的概念来分析自身内部已经发生分裂的现代性,并设计了一套审美乌托邦,赋予艺术一种全面的社会—革命作用。艺术应该代替宗教,发挥出一体化的力量,因为艺术被看作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席勒把艺术理解成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现。席勒把理性的实现想象成遭到破坏的同感的复兴;它不能单独从自然和自由任意一个领域中形成,而只能出现在教化过程当中。教化过程的中介是艺术,艺术能赋予分裂的总体性“一种社会特征”,审美的创造冲动给人卸去了一切关系的枷锁,使人摆脱了一切被称为强制的东西,不论这些东西是物质的还是道德的。只有当艺术把现代已经分裂的一切“带出到同感的开放天空下”,美和趣味的社会特征才能表现出来。

评分

翻译和内容简介都还不错

评分

太棒

评分

太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